第151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20-諸葛亮篇(1 / 2)

好像他的這個子孫後輩,什麼都有了,就是差了份運氣?

劉邦喃喃:“運氣也是很重要啊!”

對於這一點,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有話說——有時候,真的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的。

不過這也只是劉邦個人的想法,想要成事,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他回想前面天女介紹的三國,感覺他們都差了那麼一點。

而諸葛亮回想起這段往事,只覺得有些唏噓。

先帝啊……

諸葛亮神情難免帶上了些許悵惘。

先帝大業未成而中道崩殂,故去後更是託孤於他,內憂外患,他不是不辛苦,只是他也是心中有著一股信念在支撐著他。

當初他會選擇劉備,不就是看中了他的身份嗎?興復漢室,不僅是劉備定下的願景,也是他許下的目標。

劉禪在興奮之餘,抬頭望見了自家相父略帶疲憊卻依然堅定執著的臉,忽然斂了聲。

相父,很累嗎?

【然後是劉備正式稱帝。

漢獻帝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曹操沒有邁出的那一步最終他的兒子曹丕做了。魏黃初二年,即公元221年,當時劉備的臣屬聽到漢獻帝被害的訊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

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一開始的蜀漢,確實是人才濟濟。只是接下來的蜀漢,擔子很快就變成他一人在支撐了——

先是關羽,然後是張飛,還有黃忠等。曾經的故人一個接一個地離開了,到了後面,就連劉備也踏上了這條路。】

【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這次東征,既是想要奪回荊州,也是想為關羽報仇,可惜被陸遜擊敗。至次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也就是“白帝城託孤”。

在這裡,劉備曾這樣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

“君可自取”,這是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現在也有不少的“野史”,說是當時劉備說這話時也是有士兵在一旁候著,若是諸葛亮應下來了,那麼他們就會立刻殺了劉禪,然後推諸葛亮上位。】

面對玉不識的笑談,各個時空的人皆是目瞪口呆。

“這是真的假的?若是真的,這也太離譜了!”

更別說,前面霍光也是託孤輔政,劉徹對他的信任還可以說是長久的積累,但是諸葛亮呢?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君可自取”,劉備還真是敢說啊!但他真的敢說,他們也不敢信啊!

不過眾人也很快回過神來——

“都說是‘野史’了,應該不是正史?”說真的,這也太“野”了!

“這怎麼可能是真的!這應該是對諸葛亮的試探吧?”

這才是正常的思維,像天女說的那樣,才是不正常的。

像是知道他們的反應一樣,玉不識很快便給出瞭解釋,也正好打消了他們對自己的懷疑——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完全沒有被玉不識的話說動搖的。

【當然,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這個“野史”,也不過是現代網友們的創作的小笑話。不過這也側面反映了在當時諸葛亮受到的信任是多麼的濃厚,而諸葛亮也確實沒有辜負這份信任——

當時劉備的話是這樣的:“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番話,是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也是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心耿耿。

他聽了是什麼反應呢?

諸葛亮面對劉備這不知是沉重的信任還是小心的試探,只是涕泣地說:“臣必定竭盡股肱的力量,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

劉備滿不滿意我不知道,但後面劉禪在劉備的指示下,確實是視諸葛亮為父。

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

後面玉不識說的這些內容,才正是符合了他們的想法。

“嗯,天女也是調皮,真的什麼都敢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