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著這樣的訊息,都有些意動和驕傲。
外邦人這幫追求他們的絲綢,想來還是他們的更好,不然也不會引起者追捧的熱潮。
——那麼,如果是自己去賣呢?
一想到天幕中那漫長的距離,不甚清楚的情況,心下又有些退卻。
加之前面提到的張騫時,天幕放出來的那些艱苦的樣子。
好的,心中的熱情已經完全被澆卻了。
外邦,在他們的認知中多是苦寒之地,塞外黃沙漫天,很少有人會覺得他們也是文明開化之輩,加上歷朝歷代匈奴等夷族的兇名,大多數人只會覺得他們都是茹毛飲血、兇惡至極的惡徒,誰曾想到在更遙遠的地方,居然有著這樣多的人嚮往著他們的國家和產品。
就是大家看著天幕上他們這些奇怪的穿著打扮和人像,還是會覺得怪異。
不過家中藏書頗多或見識廣闊的人,並不會覺得天幕所說的這些人或事陌生,雖然少見,但他們或多或少也是聽過的。只是天幕上得來的訊息更加直白罷了。
把自家的產品遠銷西方,雖有利可圖,但也著實危險和辛苦。
具體如何,不是簡單能夠定下的。
但等到這期天幕做完,想來往來行商的也會多出不少,雖然商籍低下,但都吃不飽了,還談什麼以後呢?總會有人去做的。
而且心思敏銳的人回想起往常天幕做完的情景,官方都會有所動作。說不定,官方也會持支援態度呢。
【除了絲綢,茶葉也是重要的出口產品和戰略物資。
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
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到了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階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更是西晉以後的事。
現今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飲茶始於中國。】
【那麼為什麼說它重要呢?
我們首先需要知道的一點是,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更是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然後我們再看回古時候的情況。身處中原的地域,自然不用擔心蔬菜攝入不足,但遠在塞外的遊牧民族便不好說了。
在古代,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諸如匈奴、突厥等,基本都不產茶卻大多非常喜歡喝茶,有時候,他們發動戰爭的原因也或多或少會有茶葉的因素在裡面,這是為什麼呢?】
事關邊塞,在聽到玉不識講起這些東西,坐在水幕前的各位皇帝都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她。
旁邊的人也都不禁屏住呼吸,睜大了眼睛。
這些訊息也不是什麼小事。
嬴政也滿是興趣,現在茶葉的流傳範圍並不廣,至少他並沒有見過。但能夠被天女拿出來說,想來也是很重要的。
他順著玉不識的話自己理了理,茶葉、蔬菜?雖然他不知道玉不識前面說的“兒茶素”、“膽甾烯酮”等是什麼,但後面那句“可以增進人體健康”則是說的很明白。
若茶的功效真的如此好,那確實值得試試。
嗯,首先得先找到茶葉的產地。
玉不識也沒有吊胃口,直接說道。
【便如鹽鐵專營一般,茶葉也是可以作為戰略物資而存在的——
我們知道華夏古代北方大遊牧民族基本都以放牧為生,只靠俘虜和歸順的漢人在少數適合過耕種的地區種植少量糧食,但是這些糧食產量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而透過互市交易來的糧食也是杯水車薪,還經常因為和中原王朝關係惡化交易中斷,於是這些北方遊牧民族就經常來中原農耕區打草谷。
這也是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不斷爆發戰爭的一個很重要原因。而在基本糧食都缺少的情況下,蔬菜瓜果之類的就更缺了。
加上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主食就是牛羊肉等肉食,也許許多主食是米麵的人也許會羨慕這些每天吃肉的遊牧民族,但問題是他們是以肉為主食,多吃肉是好事,等你頓頓吃就成為負擔了。
火眼冒金星口臭那是少不了的,滿嘴滿腸子的油感到很油膩那也是小事,就怕因為牛羊肉的高脂肪高熱量和不易消化影響身體健康。另外由於牛羊肉中維生素含量不高,因此還有可能因為缺乏各種維生素的攝入進一步影響健康,所以說多吃肉是好事可是以肉為主食就未必了。】
一開始聽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