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蝶戀花-5(1 / 2)

【接下來就到了下闋,下闋也很有意思——蘇軾的詩詞自有理趣,這首也不例外。牆外與牆裡,行人與佳人,多情與無情,兩相對照,真是相當的有趣。】

【這首詞的視角從先前的“飛燕”“綠水”推進到“人家”——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行人在高高的圍牆外路過,只聞牆裡盪鞦韆人的笑聲,見不到芳蹤。不難想象,此時發出明媚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盪鞦韆,牆裡面,顯然是一幅佳人嬉戲圖,定然很美。但蘇軾只寫笑聲,而隱去佳人的容貌和動作,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象牆裡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這堵高牆,可以說擋住了視線,但沒有擋住少女青春率真的美,也沒有擋住人們對青春美麗的嚮往。

這種風格,很有蘇軾的味道,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豔,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到了最後一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一牆之隔,只餘行人空自多情——佳人的笑聲牽動了他的心,也帶來了他的煩惱。】

劉徹看著蘇軾的名字和作品又一次出現在天幕上,也是滿臉的讚歎。

“在詩詞一道上,他算是做的極致了——哪裡都能被天女提到。”

劉徹轉頭看向衛青,感嘆道:“蘇軾確實很會作詩,如此天賦,實乃難得。若此生能與此等才子一見,也是美事一樁。”

衛青微笑著點點頭,心中亦對蘇軾的才華頗為欽佩。

前面的內容,他也跟著劉徹看了好幾遍,實在是劉徹時不時地就要拉出水幕翻看,他也被叫來跟著看了好幾遍,期間還要聽他發表對這些詩人的看法。

但對於劉徹來說,衛青回來後——而且還是帶著勝利的訊息回來,總覺得天也藍了、水也清了,還有天幕解悶,一切都很美好。

看到後面,劉徹實在是不能和蘇軾的煩惱共情,索性就對著這些詞句指指點點。

“蘇軾還好,前面那些人雖然寫的也行,但風格朕實在不喜,不若李白之奇妙浪漫、豪邁飄逸,也不如杜甫詩之內容深遠,嗯,這一點李煜倒也還行。”

衛青:“各有所長。”

劉徹話一轉,“不過若人人都是李白杜甫,那也很難想象。”

“詩仙”和“詩聖”,在他這裡還是比較特別的。

【那這個“惱”又是在惱什麼呢?僅僅是芳心無果嗎?不是的,在這江南暮春的景色中,蘇軾藉著這個牆裡、牆外、佳人、行人的無情與多情的故事,寄託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物自無情而人自多情,就像前面歐陽修也向落花問話,結果都是一樣的,“多情卻被無情惱”,無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他們是不知道嗎?他們只是託物言情,寫自己的多樣複雜的情感罷了。】

【這首詞寫於什麼時候,說法莫衷一是,有密州、黃州、定州、惠州等多種說法,然皆無證據明示,故今已不可詳考。但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這情與情、情與理的矛盾中,表現的是蘇軾屢遭貶謫的過程中他的思想和現實的矛盾。這首《蝶戀花》描繪了惜春傷情之意,又何嘗不是在抒寫詞人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呢?】

說著,玉不識在螢幕上輕點,天幕也隨之變化,畫面轉入早前她透過系統功能生成的水墨小動畫。沒有真實影像,那用動畫代替也不是不行。

只見畫面上出現了寥寥幾筆勾勒的庭院,畫面飄落幾片落葉,正是秋意蕭瑟的時候。隨著畫面的推進,出現了坐著的一男一女,一人飲酒一人歌唱,意趣悠然。緊接著的,是傳來的婉轉音曲。

眾人凝神一聽,正是這首《蝶戀花》。

玉不識聲音放緩,帶著極淺極淡的笑容,開口解釋著這個小動畫的內容。

【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

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蘇軾便停下酒杯,詢問她悲傷的原因。

朝雲說:“我唱到‘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兩句,就不由得心酸起來。”

蘇軾聽後笑道:“我方要悲秋,你卻先傷春。”但他還是叫她不要唱下去了。

不久,朝雲得病去世,蘇軾從此不再聽這首《蝶戀花》。】

【這個故事我也是從清代張宗橚的《詞林紀事》的記載中摘來的。

這首詞上片惜春,下片抒寫詞人的感傷。面對殘紅褪盡,春意闌珊的景色,蘇軾既在惋惜韶光流逝,也在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