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內容,就知道接下來說的是自家的朝代,而且這態度和前面真是天差地別啊!
康熙神色微冷,臉上沒什麼表情。
不喜歡嗎?
天女不應該公正一些嗎?他自覺自己做的很好了。
這樣的想法大概乾隆是最盛的,他自覺自己就是千古一帝,什麼都是最出挑的,現在聽著天女話中暗藏的不滿,神色忽然就是變了。
但玉不識講話全憑自己高興,她對清朝,好感度就是不高,這態度自然在直播中也被帶了些出來。
【其實明朝的神機營,就相當於清朝的火器營,不過是換了個名字,作用還是在的。而且在清朝末期組建的一支裝備洋槍洋炮的精銳隊伍也稱“神機營”,兵丁來自驍騎、前鋒、健銳、步軍、火器等軍營,下轄馬、步隊25營,官兵多人。】
【但說實話,火藥、火器之流在清朝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是入主中原的清朝極力保留本族文化,像眼鏡、望遠鏡、溫度計等產品一律被視為奇技淫巧,最多也就是個人使用,得不到提倡和推廣,也就別談火器了。
哪怕一開始因作戰急需而重視火器,最後卻也只能仿製而無力搞科技創新。
再等到滿清穩定政權後更為閉關自守,只強調刀矛騎射,長期迷信弓馬定天下的傳統,出於防範心理又由八旗兵壟斷槍炮,火器發展便近乎停滯。】
【我們是都知道火器的重要性,從冷兵器時代步入熱武器時代,很大程度上拼的不就是武器裝備嗎?正如現在都在講究科技和資訊的重要性。】
一開始還不夠明顯,但真的聽到了“滿清”的字眼,大家都反應過來了。
雖然朝代更迭很常見,但——
“不是中原正統啊?”
劉徹歪頭看向了下面坐著的武將,眸光不定。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這個可能。
現在的匈奴其實正是強盛的時候,但他依舊有信心能夠奪下勝利。匈奴再強大又如何?這片土地最後只會是漢家天下。
劉徹忍不住嘀咕一句:“……嗯,這個滿清就這樣厲害嗎?”
清朝……他仔細回想,好像就詞作那個篇章有提到過。納蘭性德嗎?
這還算是性情平和的了,畢竟在劉徹看來,滿清真的太遠了,中間隔著那麼些年歲,哪裡又管的過來呢?還不如擔心一下漢王朝如何才能更久地延續下去。
不過他看著,還是覺得這個滿清太過小家子氣,都掌握中原大權了,還這般忌憚中原人,甚至引得這個天女口中重要的火器發展不下去,不是小家子氣是什麼?或者說,懦弱?
但他又轉念一想,這是外族入主中原,會有這樣的心思也是難免,其實還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以及不夠強大導致的。
而不管其他人如何,反正乾隆是已經氣得不行了。
“她這是什麼意思!?”
旁邊的人面對生氣的乾隆帝,都是微微低下了頭。
唯有和珅直面而上,對乾隆笑著說道:“皇上莫要氣壞了身子。我們大清正是強盛之時,許是後人不爭氣吧。”
總而言之,先把責任推出去,千不好萬不好,都不是他們陛下的錯。
對於這一點,他還是把握的很準確的。
【清朝,是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既是巔峰也是餘暉。
從閉關鎖國到火器發展停滯不前,帶給他們的只是沉浸在幻想中“天朝上國”的榮耀。殊不知外面的世界一再變化,早已不是先前的模樣。最後留給大家的,是“被列強用武力轟開國門”的無能印象。】
出現在水幕之上一派繁華錦繡的盛世模樣逐漸被堅船利炮所取代,然後是轟然炸開的炮彈焰火。
【我們不否認康乾盛世的存在——康乾盛世是華夏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也是清朝統治的高峰。
這一時期,清朝國力達到了鼎盛,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都有顯著的發展。當然,這個盛世的出現,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勵精圖治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密切相關。這一時期的華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軍事強大,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
【但與之相對的,總還是會有不足。
許是太過自滿,也或許是覺察到了隱憂,當時的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而西方開放自由的文化,與清政府的封建傳統思想是對立的,他也害怕百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後,會加劇國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