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蝶戀花-1(1 / 2)

【詞牌名《蝶戀花》,源自唐代教坊曲,取自梁簡文帝蕭綱的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原本的曲名是《鵲踏枝》,到了晏殊改名為《蝶戀花》。

當然,在詞牌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詞人可能會根據自己的詞作內容和風格,使用不同的別名。例如,馮延巳的詞中有“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句,因此他的詞被稱為《黃金縷》;趙令畤的詞中有“不卷珠簾,人在深深院”句,所以他的詞被稱為《卷珠簾》,還有《鳳棲梧》、《明月生南浦》、《細雨吹池沼》、《一籮金》等。此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四仄韻,另有變體二種。】

【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

詞牌名大多來源於唐教坊曲,《蝶戀花》也不例外,只是它本名為《鵲踏枝》,至宋晏殊詞改今名《蝶戀花》。

晏殊也無愧於他的天賦,他是寫《蝶戀花》的一把好手,我們今天也會從他開始,品讀這些經久不衰的絕唱。】

宋,嘉佑元年。

趙禎帶著群臣來到了殿外,看著天幕。等到了天女說出了第一個人名,大家都回憶起曾經能夠站在官家旁邊的那個人。

趙禎忍不住嘆道:“晏卿,他的名字在上面啊……”

經過了第一期《相見歡》的直播,眾人對天幕還是比較熱衷的,宋朝文風很盛,文人文學素養也很高,能和人共賞詩詞也是樂事和雅事一件。

只是之前出現的名字要不原主已經作古多年,要不就是後世之人,這還是第一次出現身邊人能夠登上天幕呢。雖然人剛過世不久。

名字能夠在天幕上出現,就代表著這個人也是青史留名。

趙禎回憶起晏殊,有些感慨。

“晏卿作的詞,確實是極好的。”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晏殊筆下的《蝶戀花》是何模樣。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這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是宋詞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晏殊作為婉約詞宗師,他寫的這首深秋懷人詞,是情致深婉的,也是寥闊高遠的。

他是怎麼寫的呢?

他寫清晨欄杆外的菊花和蘭花,寫在輕霧籠罩下脈脈含愁的秋芳,寫沾露如默默飲泣的幽色;他還寫羅幕之間透出的新秋輕寒,寫燕子雙飛離去。然後點出了“離恨”一題,以明月光照朱戶不解愁緒的無理埋怨來襯詞中人對月無眠的煎熬、離恨和惆悵。

是不是寫的很美?】

玉不識含笑問道。

而天幕也隨著她的聲音,變化出相應的畫面,其中水墨流轉的文字更是牢牢印在觀看人的眼中、心間。

【這首《蝶戀花》的上闋寫了他的愁,委婉含蓄,款款深深。那晏殊在下闋又寫了什麼呢?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在下闋,晏殊過片承上“到曉”,折回寫一夜未眠後,在清晨登高望遠,而生出“望盡天涯”之感。他用詞不在婉轉,反而增添廣遠寥廓之情。一個“凋”字,西風落葉,蕭瑟肅殺,從蕭索的景轉到孤獨的人,以“望盡”使人從狹小的簾幕庭院的憂傷愁悶轉向對廣遠境界的騁望。

這三句洗淨鉛華,純用白描,情致深深,是流傳千古的佳句名作。

到了最後,晏殊又寫音書無寄,不見所思,整首詞在渺茫無著落的悵惘中結束。

實在是讓人無法不感嘆,聲聲含情,字字動心。】

天幕底下的觀看人都沉浸在這首晏殊的《蝶戀花》那動人的詞句和美妙的意境之中。

李隆基摟著楊貴妃,身邊酒水琳琅,香風款款。

“如此佳作,當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說著,他想起了已經賜金放還的李白。

“李白的詩也好聽,就是沒有這個晏殊的婉轉,”說著,他飲下自己愛妃遞來的酒,“不過還是李白的詩更適合我泱泱大唐。”李白詩風瑰麗豪放,和盛唐之華美相得益彰。

遠在千里之外的李白不知道自己在被人對比,他看著這首詞,忍不住和身邊的杜甫、高適嘆道:“恨不能結識一番。”

他們三人現在還沒離開梁宋地區,加上有了天幕的出現,後世的詩詞情境流麗,更是讓他們久久停留。

在毓秀山川之畔,評文論詩,暢遊漫談,三個人很是愉快,頗有流連忘返之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