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心裡暗自吐槽系統的時候,嘴角也不合時宜地抽搐了兩下。
這一幕正好看在李景隆眼裡。
在李景隆視角里,朱橚雙目無神,嘴巴還在抽搐,怎麼看怎麼像中邪了,連忙伸手用摺扇戳了戳朱橚的腦袋,試圖將其戳醒。
被李景隆打斷的朱橚轉頭看向李景隆,問道:“咋了?”
“還咋了,你盯著這菜看了半天了,嘴還擱那兒抽抽,我怕你等下口水流出來了!”李景隆不屑道。
這時朱橚才發現店小二已經把菜和茶端上桌了,但是看來看去沒發現米飯的影子,便招來小二問道:“小二哥,你這怎麼光給我們上菜不給我們米飯啊?”
店小二這才恍然大悟,連忙道歉,又忙不迭地跑去後廚盛了四碗米飯送上來。
李景隆看店小二這麼粗心,不由又起了調侃的心思。
“我說你這小二怎麼這麼粗心,當心我跟你們東家告狀,罰你兩個月工錢!”
朱橚皺了皺眉,這傢伙怎麼老是喜歡捉弄人。
店小二連忙給李景隆解釋:“李公子您可饒了小的吧,主要是最近這應天城的大米白麵都漲價了,我們東家說了現在一碗米飯要收2文錢,都是客人要了我們才給上。”
“您看我這一天跑來跑去的,忘了跟您說這事兒,我知道您這身家也不缺這幾文銅錢,應該直接給您上的,但實在是忙忘了,您大人有大量,就別跟小的計較了。”
花花轎子人抬人,店小二三兩句話下來,不止給自己開脫了,還拍了一下李景隆的馬屁。
給李景隆聽舒坦了,直接從腰帶裡掏出來一小錠碎銀丟給他。
店小二高興壞了,沒想到幾句奉承話就能得到賞錢,連忙千恩萬謝地退下了。
這裡給觀眾老爺們解釋一下,雖然這時期朱元璋發行了寶鈔,但是下面的人還是更喜歡用銅錢和銀子交易。
畢竟千百年來的習慣不可能在幾年就完全更改,而且金銀之物給人帶來的安全感不是薄薄一張紙能代替的。
所以現在大明明面上其實是寶鈔和金銀銅錢等相互流通的,所以不存在貨幣混淆的情況。
小猴子見李景隆這麼大方給店小二賞錢,也調笑道:“小公爺這麼闊氣,說您幾句好話就能平白得半兩碎銀,要不咱家給您也說幾句,您也給咱家賞點錢財吧?”
“去去去,你這小子,跟我五叔那麼多年,都不知道得了多少賞賜,還想在我這兒打秋風,沒門!”李景隆撇了撇嘴道。
因為年紀相仿,李景隆經常跟朱棣朱橚二人玩在一起,小猴子作為貼身太監自然是跟在朱橚身邊的,時間久了,小猴子也跟李景隆混熟了,他也知道朱橚和李景隆都不是愛挑人毛病的主兒,所以私底下也會跟他們開開玩笑。
他們二人的談話朱橚也看在眼裡,他也知道小猴子的想法,覺得李景隆不會挑人毛病。
但是這點他可有不同看法,李景隆不挑人毛病那是因為相熟,不熟的人你看他挑不挑你理兒,君不見剛才周驥都被李景隆擠兌成啥樣了。
就在這時,神助攻李景隆又開口道:“不過說來也是,這大米白麵確實漲價不少。”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朱橚感覺自己似乎抓住了什麼線索,連忙問李景隆:“大米白麵漲價了?漲了多少?”
李景隆一邊夾菜往嘴裡遞,一邊毫不在乎地說:“白麵漲了三成,大米足足漲了五成呢!”
“漲了這麼多?”
朱橚暗自思忖:應天毗鄰江浙以及安徽,這些地方都是有名的漁米之鄉。
應天又是大明首府,客商往來不絕,照理來說應天的糧價應該很穩定,怎麼可能漲價這麼多?
不對!有問題!李景隆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朱橚裝作隨口問道:“大侄子,你咋知道現在糧食漲價了?”
李景隆一聽,手一抖,剛夾起來的肉頓時掉在桌上,他尷尬地回頭看了眼朱橚,發現朱橚正一眼不善地看著他。
“我說過糧食漲價了嗎?五叔你是不是聽錯了啊?”
“嗯?”朱橚表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這傢伙,不會和糧食漲價有關吧?
朱橚下意識就懷疑這貨,他總感覺這糧食漲價跟周德興的謀劃有關。
如果這貨跟糧食漲價扯上關係,那說不得就跟周德興的謀劃也扯上關係了。
深吸一口氣,朱橚放下手中碗筷,嚴肅地看著李景隆。
“李景隆,你老實交代,你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