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小猴子駕著馬車停靠在鎮子上的一座客棧門前。
“少爺,到客棧了。”
小猴子掀開馬車帷裳的一角,對著朱橚恭敬道。
“好,這就下來。”
朱橚聽到小猴子的聲音,知道這是到地方了,便整理了下衣服走出馬車。
客棧地處鬧市,朱橚下車入目的是街邊小貨郎沿街叫賣,商鋪酒肆的小二在門口吆喝著拉攏過往的行人,耳邊盡是嘈雜的人聲,鼻間還不斷湧入各種食物的香味。
朱橚猛吸了一口空氣中瀰漫著的食物的味道。
“這大概就是煙火氣吧?”
客棧門前一名小廝模樣的夥計看到朱橚是從馬車上下來的,又身著華麗,連忙迎上前去。
“二位客官,您是打尖還是住店?小店這兒有上好的客房。”
朱橚望向店小二,稍微打量了下小二身後的客棧。
“要兩間上房,再給我們上桌酒菜。”
“好咧客官,您二位跟我來。”
說罷,店小二便將二人引進店內,在靠窗的位置上安排二人坐下。
“客官您稍等,小的這就去吩咐後廚給您上菜,客房等您二位吃飽喝足後小的帶您去。”
店小二諂媚地向二人說道,隨後向後廚走去。
見店小二走開後,小猴子伸著頭靠近朱橚道。
“少爺,剛才進鎮子的時候您看到了沒?”
一聽小猴子特意壓低了聲音的詢問,朱橚雖然不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是也來了興趣,便笑著問道。
“看到什麼了?”
“很多農民在鎮外破廟裡待著,看起來像流民。”
小猴子躊躇著說道。
“流民?”
朱橚一聽,頓感不對,雖然他喜歡鑽研醫書,但好歹也是皇子,平日裡看的書多了,民生政治也會有所涉獵。
如果說大明剛建朝的頭幾年有流民還算正常,大明已經建立十幾年,百姓早已休養生息十多年,乞丐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是說流民就有點不太對勁了。
“現在怎麼可能會有流民?”
“小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看錯了,所以剛才不敢打擾您。”
小猴子回道。
正在說話間,店小二端著兩碟冷盤和一壺酒送了上來。
“二位爺您先吃著喝著,熱菜馬上就來。”
朱橚見狀連忙招呼店小二道。
“小二哥,跟你打聽個事兒,我這書童說剛才進鎮子的時候遇到流民了,這是真的嗎?”
店小二一聽朱橚向他打聽事兒,頓時裝作為難的樣子。
“這位公子,小的後廚還有活計呢,給您說這些耽誤了活計怕是要被老闆扒了皮。”
朱橚看著小二故作扭捏的樣子,便知道這廝是想要討要賞錢。
給小猴子使了個眼色,小猴子從懷中掏出一張面值一貫的大明寶鈔。
店小二看到寶鈔頓時就笑開了花,連忙接過寶鈔。
這裡給各位觀眾老爺科普一下大明寶鈔:
洪武八年,朱元璋造了六種面值的大明寶鈔,分別是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貫這六個面值。
最大的一貫面值的大明寶鈔相當於一千文銅錢或一兩白銀,四張一貫面值的寶鈔相當於一兩黃金。
到洪武后期,朱元璋還造了面值更小的大明寶鈔,面值從十文到五十文不等。
但是因為容易造假以及百姓對金銀等物的依賴,大明寶鈔的價值一路直跌,後期的大明寶鈔更是貶值到一石大米要用五十貫寶鈔購買,不過現在還是洪武十四年,這時候的大明寶鈔還是值錢的。
“這位爺您是不知道,咱十里鎮離應天城只有十里,雖說是天子腳下,但是這鎮上的百姓呀,過得還不如富貴人家家裡的狗呢。”
店小二一邊說一邊還往邊上唾了一口。
“那些當官的造福百姓的事兒沒見做過幾樁,貪汙吞併百田地的事兒倒沒少幹,鎮子上那些流民都是被周侯爺的家奴強取豪奪吞併田地沒了活計才流落街頭的。”
“豈有此理!”
朱橚一拍桌子,這一世他雖然沒出過宮,沒受過人間疾苦,但是好歹上一世也是普通人,對仗勢欺人這種事有天然的牴觸心理。
再加上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平日裡沒少斥責貪官汙吏,看慣了朱元璋將那些貪官汙吏剝皮實草,耳濡目染下朱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