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系統選址安裝問題上,各位大佬都有自己的意見,會議室裡有的認為應該安排在上京為好,可以靠近多個重要部門,方便管理;有的則認為安排在貴省,因為那裡是國家資料中心所在的,將系統安排在此可以更高效的進行資料互通;但有的認為出於對於系統的保護應該安排在軍區保密地方。
各位大佬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的是已經友好交流了多天,但一直沒有一個答案,就在各位大佬又準備進行新一輪的友好交流的時候,其中一位專家開口到:“這個系統的設計者是宮明,不如聽聽他的意見?”
眾人覺得這個提議可行,於是看向李昭,而李昭無奈表示到:“不要問我,下面各部門的科研團隊,現在搶著和宮明還有文燕進行有關係統事宜的會議討論,現在我都不知道他們在和那個團隊進行交流了,我先打電話問問,叫人過來吧。“
透過電話溝通,15 分鐘後,一臉解脫的宮明,與同樣身心疲憊的文燕,在幹練的葉秘書的引領之下,一步步朝著會議室的方向走去。
當那扇厚重的會議室大門被輕輕推開的瞬間,原本還強忍著情緒的文燕,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宮明的身邊,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接著便開始無語地吐槽起來:“唉,看來又像是一個全新的難題擺在我們面前,等著我們去溝通並找到解決辦法呢。我說小師弟啊,你當初到底為啥要把我設定成這一級的管理人呀?不管是什麼樣的會議都非得讓我參加,我哪裡還有足夠的時間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研究當中去呢?我這好不容易才有些進展的專案,可不能就這麼被這些繁瑣的會議給耽誤了呀……”她的話語中滿是抱怨與不解,眼中也閃過一絲淡淡的無奈與疲憊。
宮明著淡淡回到:”師姐,我還沒有畢業啊,再說那時不是說好,系統後期你來負責嗎?“
兩人相互吐槽間來到了會議桌前,而李昭也把剛剛大家的想法和他們兩人說明了下,在聽完後,宮明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建議雙統選址,一個是已經執行鴻蒙系統的西工大超算中心,對超算的硬體進行最佳化升級作為一個,然後在上京由各部門牽頭選擇一個地方建立一個主要控制中心,裡面超算中心的硬體和晶片配置和西工大超算中心一樣就可以了,兩個系統透過資料互動,完成並聯執行,但主要控制由上京這邊負責。選擇這樣的原因是考慮到未來資料的數量,還有現有的硬體晶片能力,個人覺得要讓國家單獨建設一個完全滿足母系統要求的超算,成本太高了。但雙系統並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的同時還可以方便後續迭代升級時的安排,當然這個是本人的建議,還是請各位領導考慮。“
眾人聽到宮明的新思路後,又開始了新的一輪溝通,最後確定以宮明的想法的方案。
後續又馬不停蹄地經過了整整 7 天緊張而忙碌的會議研討,這 7 天裡,宮明和文燕彷彿被時間的車輪緊緊裹挾著,一刻都未曾停歇,如同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般不停地旋轉著。從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會議室,到夜晚的最後一抹餘暉悄然離去,他始終全神貫注地參與著每一次的討論、每一項的決策。
終於,在這漫長的 7 天后,一直連軸轉的宮明得以暫時停下腳步,深深舒了一口氣。他深知鴻蒙系統後續就是搭建、管理、適配、最佳化以及商業版本設計等一系列繁雜且的事情,想到這些,他統統毫無保留地丟給了文燕這位得力的夥伴。而他自己,則和李昭一同踏上了返回西工大的歸途,心中滿是對即將開始的團隊畢業設計開題報告的期待與準備。一路上,他們或許在回憶著過去在西工大的點點滴滴,或許在思索著如何更好地開展畢業設計的各項工作。
時光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推動著,如白駒過隙般飛速來到了 8 月底。宮明又回到了那熟悉的西工大校園。在這裡,他短暫地做起了幾日悠閒自在的“閒魚”,然而內心深處那種對挑戰和創造的渴望終究無法讓他真正閒下來(搞事情)。
與老師李昭簡單地打了個招呼後,宮明便毅然決然地來到了西工大的超算中心。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團隊的畢業設計方案撰寫工作中。
經過了漫長而艱苦的 7 天努力,在強大的鴻蒙系統的助力下,宮明如同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將他心中的每一個想法都雕琢得愈發清晰,每一個落地方案都打磨得近乎完美。那些有關畢業設計的設計圖紙,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畫卷,每一條線條、每一處細節都蘊含著他的心血;那些細節要求工藝,猶如一道道嚴苛的考驗,每一道工序都必須精益求精;那些引數,彷彿是一把把精準的標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