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3 年,楚漢相爭進入膠著狀態,韓信在戰場上的表現愈發耀眼,其軍事才能令人矚目。
這一日,韓信正在營帳中研究地圖,思考著下一步的戰略。
突然,士兵來報:“將軍,帳外有一人求見,自稱蒯通。”
韓信微微一愣:“蒯通?帶他進來。”
蒯通走進營帳,拱手行禮:“韓將軍,久聞大名。”
韓信上下打量著他:“不知先生找我所為何事?”
蒯通微笑著說道:“將軍如今戰功赫赫,威名遠揚,但有些事情,恐怕將軍還未看透。”
韓信皺了皺眉:“先生何出此言?”
蒯通清了清嗓子:“將軍,您精於謀略,在戰場上屢建奇功,這毋庸置疑。但在人情世故方面,您卻有所欠缺。”
韓信臉色一沉:“先生這話怎講?”
蒯通不慌不忙地說道:“將軍您想,劉邦對您真的毫無猜忌嗎?您手握重兵,戰功卓著,他怎能不擔心您擁兵自重?而您,一心為劉邦征戰,卻未曾為自己的未來好好打算。”
韓信沉默片刻:“我韓信忠心耿耿,劉邦應當明白。”
蒯通搖頭道:“將軍太過天真。如今楚漢相爭,您的立場至關重要。您若助漢,則漢勝;您若助楚,則楚勝。可您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韓信說道:“我受劉邦之恩,怎能背叛?”
蒯通說道:“將軍,這並非背叛。而是為自己謀一個更好的出路。您想想,功高震主,自古以來有多少良將能有好下場?”
韓信陷入沉思:“先生所言,不無道理。但我若此時動搖,豈不被人詬病?”
蒯通說道:“將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正是關鍵時刻,您必須做出抉擇。”
韓信猶豫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蒯通繼續勸道:“將軍,時不我待啊。您若錯過這個機會,日後恐怕追悔莫及。”
韓信來回踱步:“先生讓我好好想想。”
蒯通說道:“將軍,您想想,您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為劉邦打下大片江山。可他真的會一直信任您嗎?一旦天下平定,您覺得他還會容得下您這等功高蓋主之人?”
韓信停下腳步,看向蒯通:“先生所言,確實令我擔憂。但背叛之事,我實難從命。”
蒯通嘆氣道:“將軍,您太過正直。但在這亂世之中,正直未必能保您周全。”
過了幾日,蒯通再次求見韓信。
蒯通說道:“將軍,這幾日您可考慮清楚了?”
韓信說道:“先生,我心中仍有顧慮。”
蒯通說道:“將軍,我且問您,劉邦可曾對您許下過什麼重大的承諾?”
韓信想了想:“未曾有過。”
蒯通說道:“這便是了。他既未給您足夠的保障,您又何必為他拼死效力?”
韓信說道:“但我若此時反戈,豈不是不義之人?”
蒯通說道:“將軍,義與不義,全在您的一念之間。若您能成就一番大業,讓天下百姓免受戰亂之苦,這便是大義。”
韓信說道:“先生的話讓我十分糾結。”
蒯通說道:“將軍,您手握重兵,這是您的資本。您有能力決定天下的走向,為何不把握這個機會?”
韓信說道:“我還是擔心會背上不忠之名。”
蒯通說道:“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只要您最終成功,誰又會在意過程中的曲折?”
韓信沉默良久,說道:“先生,容我再想想。”
蒯通著急地說道:“將軍,機會稍縱即逝,您不能再猶豫了。”
又過了幾日,韓信還是沒有做出決定。
蒯通再次前來:“將軍,您還在猶豫什麼?難道要等到劉邦對您動手,您才後悔嗎?”
韓信說道:“先生,我實在難以抉擇。”
蒯通說道:“將軍,您想想您的部下,他們跟著您出生入死,不就是為了有個好前程?您若不抓住這個機會,他們的未來又在何處?”
韓信長嘆一口氣:“先生,您讓我心亂如麻。”
蒯通說道:“將軍,我所言句句發自肺腑。希望您能早日做出明智的選擇。”
然而,韓信最終還是沒有聽從蒯通的建議。
蒯通失望地說道:“將軍,您錯過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日後恐怕會追悔莫及。”
韓信說道:“或許這就是我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