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掙到錢了,就把娃接過去。”
第一代留守兒童就要出現了。
現實就是這麼殘忍,守著孩子在農村沒錢,娃可能讀到初中畢業又重複他們的老路,去外面打工能掙錢,又不能陪伴孩子。
“文玉,你是讀過書的,見識比我們多。”李濤媽說,“你給我參謀參謀,離開孩子出去打工划算嗎?”
到底是孩子媽,想得再好心裡終究是捨不得離開自己的骨肉。
龔文玉只好客觀地分析了各種選擇的利弊給她聽。
聽完後,李濤爸爸說:“要不我一個人先去探探深淺,你在家帶孩子,要是那邊真能發財,再接你們一起過去。”
李濤媽並沒有很樂意,“你在那邊要是有了錢,不得變壞啊。”
男人有錢了,妻子又不在身邊,偷腥也是不少見的。
“我是什麼人你還不瞭解嗎,我心裡只有你。”
“切,油嘴滑舌。”
夫妻倆開始打情罵俏起來,龔文玉無語望天,還是跟孩子們一道吧。
到了鎮上,兩家人分開各自去辦事。
街上熙熙攘攘,小寶緊緊拉著姑姑的手,生怕被人流撞開。
餅乾糖果之類的零食,供銷社是最齊全的,龔文玉年貨採購的第一站就選在了這裡。
供銷社生意火爆,人擠人,十分喧鬧。龔文玉拉著小寶艱難地往裡擠,好不容易才擠到了零食區,生生地在大冬天擠出了一身汗。
“小寶,喜歡吃啥自己挑哈。”龔文玉道。
小寶剛才被擠成了一張苦瓜臉,這會兒看到餅乾糖果又露出了笑顏。
心裡都想要,但想了想,還是隻挑了三種最喜歡的。一種是水果糖,上次姑姑趕集給他買的那種,甜甜的,還有水果味兒。一種是酥心糖,年初跟奶奶一起去別人家吃喜酒時吃過的,又酥又香。還有一種就是圓形的大餅乾,在二爺爺家裡吃過的,酥脆可口,甜而不膩。
龔文玉便拿袋子撿了100顆水果糖,100顆酥心糖,又拿了一大罐餅乾,總共花了7塊錢。
這麼多糖!
小寶笑成了一朵花兒。
結完賬,龔文玉掏了一顆酥心糖給小寶吃。
小寶剝了糖紙,把糖掰成了兩半,一半給了龔文玉,一半自己吃。
“謝謝小寶。”龔文玉接過吃了,別說,還怪好吃的。
小寶吃完後道:“姑姑,我可以給李濤一顆嗎?”
倆小孩兒常在一起玩,有時在李濤家,有時在龔家,互相送個小東西也是很正常的。
龔文玉:“可以啊。”
“太好了,他肯定好高興的。”小寶說,“上次去他家看書吃了一勺白糖,我說過以後我有糖了也分他一顆。”
龔文玉摸摸他的小腦袋,表揚他:“好孩子就該說話算話,你做得很好。”
“嗯呢。”
小寶這段時間吃飯吃得香,身上長了點肉,不似龔文玉剛穿來時那般營養不良,模樣越發好看了,很是討人喜歡。
回憶了一下原主哥哥的長相,小寶的樣貌不太像他,龔文玉估摸著是隨他親媽,看來他媽長得很漂亮。
可長得漂亮有什麼用啊,心這麼狠,十月懷胎生下的娃都捨得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