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文玉又花了一毛錢給小寶買了4顆水果糖。出門一趟,不給家裡的娃帶點吃的總覺得過意不去。
這一毛是從她的午餐裡省下來的,早上出門的時候,王秀蘭叮囑她中午吃碗麵,別餓著。
一碗最便宜的素面是五毛錢,她只花了兩毛吃饅頭。
所以,花一毛錢買計劃之外的水果糖應該不會被責怪。
鎮裡就一家賣成品衣服的店鋪,又逢過年前夕,比平時漲價了30%左右,老闆拒絕議價,一副愛買不買的態度,沒辦法,龔文玉只得咬牙買了一件最厚的兒童棉服,花了46塊。
現在手頭還剩160.72,龔文玉全部存到了信用社,順便跟工作人員諮詢了一下貸款事宜。
忙完所有事情,已經下午三點多了,幸虧有直播系統,龔文玉沒有手錶,全靠它看時間。
冬天天黑得早,龔文玉趕緊原路返回往家裡趕。
買的年貨比來時背的紅薯澱粉輕多了,龔文玉一路沒停,腳步飛快,一個小時50分鐘就到家了,到家時天色已擦黑。
小寶一見到她出現在轉角的路口,就飛奔過去抱住了她。
這種被家人牽掛的感覺真不錯啊。
龔文玉拉著小人回到家,放下揹簍後從小布包裡掏出了一顆水果糖遞給小寶:“給你買的。”
王秀蘭看了看那顆糖,沒說什麼。
小寶笑得見牙不見眼,接過糖並沒有直接吃,而是問道:“姑姑和奶奶有嗎?”
龔文玉算是發現了,這娃喜歡分享,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吃。
真是惹人憐愛得很。
所以,就算王秀蘭那麼省吃儉用的人,見孫子看到糖那麼開心也沒說什麼。
“有,我們都有。”龔文玉跟小寶說會兒話的功夫也休息好了。
小寶有作業要寫,龔文玉就把煤油燈挪到了餐桌上,方便他寫字。
“要姑姑輔導你寫作業嗎?”
小寶拿著鉛筆搖頭,“不用,我都會寫。”
龔文玉摸了摸他的小腦袋,誇道:“我們小寶真聰明。”
小寶笑得樂呵呵。
王秀蘭坐在灶膛開始生火,火燒起來後廚房那邊能亮點兒。
龔文玉繫好圍裙,對她道:“媽,今晚做酸辣粉吧。”
王秀蘭疑惑:“那是什麼?”
“就是用咱家自己做的粉條煮成酸酸辣辣的口味。”龔文玉說,“今天不是買了菜籽油和醋嗎,正好用上。”
王秀蘭“哦”了一聲,“你做吧。”
去年村裡通電後,村長家裡就從縣城買了一臺粉條機,當時原主的爸爸龔建國還幫忙去抬機器了,因為村裡沒通公路,只能讓貨車把機器運到隔壁村的公路上,然後靠人力抬回來。
要說這村長何強,的確是個有生意頭腦的,不怪他家是村裡的首富。
自打他買了這做粉條的機器,村裡人都花錢去他家做粉條,以前得背到鎮上的加工房去做,來回走四個小時的山路很不方便,所以即便村長每斤粉比鎮上多收一分錢的加工費,大家也樂意去他那裡。
龔文玉家的粉條,也是在村長家的機器上做的,不過她家享受到了跟鎮上加工房一樣的優惠價,因為村長的兒子何中勇是龔文玉的同班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