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況有些微妙(2 / 3)

比許多成年人都要深遠。如果你覺得應該離職,那自然有你的理由。”張建國回答道,對何雨柱的理解和決定表示理解和尊重。

\"為師支援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隨時來家裡跟我說。\"

\"關於柳經理那邊,我會親自去跟他談,今日的辭職事情就可以解決,不用為此煩惱,如果小酒館的工作不合你的意,記得還可以回來我們豐澤園。\"

張建國拍拍何雨柱的肩膀,語氣誠摯。

聽完話,何雨柱點頭示意,內心已然明瞭,不再多言。隨後他離開了豐澤園,心中已盤算起後續的事情來。

鑑於柳經理這兩天有事外出,不在園子裡,因此在正式提交辭職之後,何雨柱也已經開始思考接下來的道路。他的首要目標是想進行某些空間的裝修升級,這就意味著他需要大量採購玉石或古董,而這無疑需要不小的一筆資金。因此,提前啟動了原本計劃的小酒館專案成為了當務之急。

其次,既然是一家小酒館,選品上自然得講究。這對他而言倒不是問題。他知道牛欄山二鍋頭質優價廉,以後得空就計劃去買一些備著。

離開了豐澤園後,何雨柱並未立刻返回自己的四合院,而是依照師傅張建國提供的地址,直接前往大柵欄街11號,打算拜訪那裡木匠馬師傅。原來,何雨柱在離開發芽前特別提到了關於購買傢俱的意願,張建國考慮在外買傢俱可能會花費更多,便建議何雨柱去找馬師傅試試看。

很快,何雨柱騎著他心愛的鳳凰牌腳踏車到達了11號四合院的大門前。此時,院子裡傳來的是一陣陣鋸切木頭的聲音以及各種敲擊和雕刻工作的聲音。

“鐵蛋,我已經告訴你多少次了?使用鋸條時不能讓它鬆下來,為什麼就是記不住呢?你這是在考驗我對不對?”

“六子,你是在絕食抗爭嗎?用力鑿會死啊你?”

聽到這些責備聲,何雨柱搖了搖頭,顯然這是師傅教訓徒弟的情景。在這個時代,作為徒弟確實不易。一句在行內廣泛流傳的說法形象地總結了這一點——“三年出徒工,五年算熟手,七年內出師”。意思是想學習一門技術,不僅得有入門的決心和師傅的允許,還要經歷嚴苛的學習與考核過程才能有所成就。在這方面,何雨柱有著深切的體會。他本人十五歲時就是在豐澤園開始了跟著張師傅學烹飪的日子。那段時間裡,面對師傅的各種嚴厲要求,一旦犯錯就會遭受到無情的訓斥。儘管當時十分艱難,但他從心底感謝這位嚴師——正是這樣的磨礪讓他後來得以遊刃有餘於餐飲行業中。

回憶到這裡,何雨柱收斂了思緒,徑直推開院子的大門走了進去。他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忙活著的馬師傅,那是個看上去大概五六十歲樣子的男人,手裡還握著旱菸袋和紫砂茶壺。

另一邊,他吧嗒吸了一口旱菸,隨即又抿了一口茶。院子內還有三位青春洋溢的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捲起袖子,在辛勤地勞作。

馬師傅因聽到大門的開啟聲回頭張望,對著何雨柱滿是疑問地說道:“同志,你怎麼來了這裡?”

何雨柱沒繞圈子,直率地回答:“馬師傅您好,我是豐澤園的大廚張建國師父的 ** 何雨柱。我師傅讓我過來請您幫著準備些傢俱。”

聽到這番話,馬師傅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態度也愈發莊重。“原來你是建國師父的徒弟,快進屋裡詳細講講吧。”

何雨柱向對方微微點了下頭,跟著他的帶領,迅速進入了堂屋。在這個雖然面積不大但卻裝潢得古典且充滿韻味的空間裡,三壁都陳列著雕刻精美的古董架子。架子上擺放的是由光澤細膩、紋理美觀的木材製成的一系列雕像,有觀音,也有羅漢,給人以溫和之美,這些顯然是梨木雕成的作品。

製作如此細緻的觀音和羅漢雕像以及其它的動物雕塑無疑是對匠人技術的一大考驗,透過簡單的感知,何雨柱立刻體會到了這位馬師傅手工藝上的不凡之處。

“既然您是張師父的學生,那我們之間也算是有點緣分,況且張師父和我交情匪淺,您的要求我也願意相助,說說看,你想定製什麼樣的傢俱?” 馬師傅笑著說。

面對對方爽快的態度,何雨柱點頭表示同意,“馬師傅,我在正陽門那邊剛租下一套兩進四合院,打算搬過去住,因為院內傢俱不多,希望您能幫忙製作些如床、桌椅等生活必需品。”

考慮到這樣的住宅規模—通常包括六間以上的居室和兩個主要客廳—需要至少兩張大茶几配以八張供客人使用的圈椅,另外的四間房子,則需要劃分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