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間,紅薯上就長出了嬌綠的嫩葉。
接下來,何雨柱拿著鋤頭,將所有紅薯苗覆上土層,
並依次用水桶裡的井水再次灌溉。
這些紅薯苗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生長,很快就達到了接近全熟的狀態。
這片茂密的紅薯田看起來充滿了生命力。
但何雨柱並沒有急於挖掘紅薯。
因為古玉中的井水他還剩兩桶。
於是,他又去了魚塘旁,把井水倒入其中。
魚塘內的草魚一口口嚥下了井水。
緊接著,它們竟開始了排卵。
一條條幼小的草魚,在吞嚥下井水之後,竟以人們能看見的速度迅速生長起來。
一共有上百條草魚,
平均每條約莫二十來斤。
對比之前的狀況,這些草魚的魚鱗顯得更加透明且光彩照人。
好傢伙,
經歷古玉空間改變後的井水,效力顯然更強了。
何雨柱嘗試了一口水,
只感到腹部充實至極,強烈的飽腹感讓他感覺異常滿足。
整個身心狀態變得前所未有的充沛和飽滿。
\"一棵紅薯苗產大約30斤紅薯,按100棵計算那就是3000斤紅薯,按每斤紅薯400元計算,這樣下來就能淨賺120萬。\"
\"至於魚肉呢,每斤四千,每條草魚20斤重,總共2000斤,也就是能賣掉800萬。\"
我的天哪,
何雨柱不由得倒抽一口氣。
這加在一起足足有920萬。
再加上自己的儲蓄443.6萬,這樣一來,自己存款不就有了超過1360多萬了嗎?
草魚確實收益驚人。
何雨柱也不是沒有動過心思,完全用古玉空間的井水催促草魚生長。
但是如果真這麼做,實在太顯眼了。
一天能賣出幾百斤魚肉?
這魚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一兩次還可以矇混過去,要是經常這樣做,肯定會引起懷疑,到那時可能就被當作是 ** 或異類被解剖了。
經過一番深思,
最終決定先穩妥地種點紅薯吧。
等到有足夠的存款,
再考慮開一家酒樓,
這樣既能掙錢還能自給自足,簡直一舉兩得。
拿定了主意後,
何雨柱不再多想。
直接離開了古玉空間,
衝了一個澡,
幫助妹妹何雨水輔導功課,糾正了她的一些學習問題,
直到這一切結束,他才躺下準備休息。
然而何雨柱並不知道,在京城大學農業學院的另一端——實驗農田裡,
教授陳文東正異常興奮,
“這太不可思議了,僅僅一個夜晚過去,這紅薯苗竟然已經開始發芽了,真是難以置信!”
注視著實驗盆裡的紅薯幼苗,
儘管它們只有指甲大小,
但這已經是短短24小時的結果了。
這份驚喜使得陳文東整個人都微微顫抖起來。
“陳教授,這些紅薯苗是你精心研究出來的成果嗎?如果真的能夠成功並且大幅縮減紅薯成長週期,這對農業界將是一場 ** 。”
“您的貢獻必將在京師大學乃至歷史長河中寫下重要的一章。”
面對眼前的奇蹟,學生楊鴻已經激動得無法言語。
“不,這新品種的地瓜可不是我培養出來的,我還沒那能耐。”然而,面對學生楊鴻的欽佩之情,陳文東按捺住內心的振奮,神情嚴肅地搖了搖頭。什麼?如此**出色的地瓜並非出自陳教授之手?一般來說,普通地瓜成熟需約三個月,而他堅信,這新地瓜的生長時間應該只需兩個月。
這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變化,但在糧食極度匱乏的時代,這節省的一個月,意味著多少**在飢餓邊緣掙扎的民眾能因此得救?
國家成立不足一年,百廢俱興。許多平民只能以樹皮充飢,甚至靠腐爛的葉子度日。這種新地瓜的出現無異於雪中送炭。但令楊鴻驚訝的是,這新型地瓜苗竟非陳教授所育?又是哪個**的科學家呢?
“沒錯,這新型地瓜苗不是我栽培的,我是從一個名叫何雨柱的少年手上購買的,他則是從一個年輕人手中購得。”陳文東說,“我很想找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