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沙發上李詩瑤看到李奕辰突破李雪菲的阻攔進到屋裡,便甜甜地喊了一聲,然後順勢放下了手機,假裝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詩瑤。”
李奕辰也笑了笑,假裝什麼都沒看見。
吃了晚飯,和兩個妹妹聊了一會兒,李奕辰回到自己的房間,洗了個冷水澡徹底冷靜下來,躺回床上,終於找回了理智。
他拿出手機,開始搜尋自己今天下午接受記者採訪時究竟說了什麼,翻看了一個多小時,瀏覽了新聞報道,還有Yi站的帖子,萬幸,自己回答記者的問題都是中規中矩,有些尖銳的提問,也被王高明提早給擋下來了。
李奕辰不禁鬆了口氣,還好沒有說錯什麼話。
明天去上班的路上可能要戴墨鏡了。
可是戴墨鏡好像又會更加引人注目……
李奕辰苦惱了半天,希望這樣的熱度快點消退。
“得早點把駕照考出來才行啊。”
李奕辰覺得要把買車的事情提上日程了,不然再這樣天天搭地鐵去上班,可能會出事。
男孩子出門在外,還是要保護好自己。
他之前過了科目一之後,有陸陸續續跟著教練學了幾次車,不過最近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再去學車,要等一月份才會有空。
一月份,等李依萱回來,再帶全家人一起出去玩一趟。
李奕辰計劃著,起身坐到了書桌前,開啟了手提電腦。
開始思考新劇本的事情。
一個劇本想要成型,要經過很多步驟的打磨。
從萌生一個創意開始,首先要提煉出一個故事梗概,一兩句話。
然後往故事梗概裡新增幾句起承轉合的修飾,擴充套件成一段兩三分鐘的小故事,必須達到別人聽了這個小故事,就可以產生興趣的地步。
接下來的一步,是非常難,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那便是將這個小故事繼續擴充套件,將它變成萬字大綱。
這裡面的難點在於,要將小故事裡面的描述性的句子,變成描寫的句子。
換一個更通俗一點的理解便是,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舉個例子,如果他在小故事裡寫上一句“女主是個外表野蠻任性,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女孩”,那麼在大綱裡,他就要用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來讓這句描述變成一個個畫面,可以讓觀眾看到,感受到女主是這種性格的人。
不能上來就讓女主自己獨白:“我其實只是外表野蠻任性,但其實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
真這樣寫,那這部戲可能就變成一個和精神院有關的故事了。
正常人,誰會這麼說話。
所以李奕辰自從九月份從克羅埃西亞回來,到現在,別看過了兩個月了,但其實新劇本的進度,才剛剛到萬字綱這一步而已。
等萬字綱寫好,後面還要人物小傳的坑,還有分場大綱的坑,還有順場分場的坑,還有對白的坑。
把這一個個坑都填好了,一個劇本才算是初步成型。
而且李奕辰到現在為止,其實還沒想清楚,要把這個新劇本寫成電視劇形式的,還是電影形式的。
電視劇劇本和電影劇本之間,還是又很大差別的。
首先最大的不同,便是電視劇的播出時長和電影的播出時長不一樣。
一集電視劇一般都是四十五分鐘,而一部電影,一般都是九十到一百二十分鐘。
這便讓電視劇裡的對白創作和電影裡的對白創作,變成了兩種不相干的事情,
電影的時長有限,能用畫面讓觀眾理解的,儘量就用畫面。
所以很多對白能不寫就儘量不寫,要精練、含蓄,給觀眾們留下一部分思考的空間。
反觀電視劇,就要儘量地把對白寫清楚,寫詳細。
李奕辰之所以會糾結將新劇本寫成電視劇劇本還是電影劇本,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王慕瑤。
因為王慕瑤是一個在電影圈有代表作,有獎項的頂流,她有號召一部電影本成為一個電影專案的影響力。
而李奕辰作為一個夢想成為職業編劇的人,能有這個機會挑戰電影劇本,真的很難不心動。
電影市場天然就有一個屏障,可以將其他人拒之門外。
這個屏障便是能不能找到一個靠譜的班底。
超一線的導演、頂級明星,幾乎約不到檔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