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朝廷賦稅已不堪重負,若是再花費大量銀錢養兵,只怕會民怨沸騰。”另一個官員附和道,聲音中帶著無奈和憂慮,他邊說邊搖頭,“我等必須聯名上書,勸諫陛下,切莫一意孤行。”
“可是,陛下最近的態度頗為強硬,我等若是貿然進諫,恐怕會惹怒龍顏。”有人提出了擔憂,聲音中帶著一絲懼意,身體也微微顫抖,腦海中浮現出陛下發怒的可怕場景,說話時眼睛不敢直視他人。
“哼,我們有理有據,陛下再怎麼也不能獨斷專行吧!”一位身著錦袍的官員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他掃視了一圈其他人,眼神中帶著一絲挑釁,“況且,若不阻止義士軍擴充,我們的利益又該如何保障?”
幾人面面相覷,彼此交換著眼神,心中的不滿如同暗流湧動。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的眼神中帶著猶豫,有的則是堅定,最終達成共識,決定連夜起草奏章,準備明日一早就進宮面聖。
“陛下,請三思啊!”話語中滿是懇切,同時心中默默祈禱陛下能改變主意,說話者眼神中滿是誠懇地看著其他人,希望得到支援。
“擴充義士軍,乃是勞民傷財之舉!”聲音中帶著強烈的反對情緒,說話者臉上帶著堅決的神情,說話時提高了音量,眼神中帶著一絲憤怒。
“陛下,萬萬不可啊!”聲音中透著焦急,說話者身體前傾,彷彿這樣能讓自己的話更有分量,眼神中滿是急切。
他們的聲音如同夜梟般低沉,在寂靜的夜空中迴盪,那聲音彷彿帶著一絲寒意。
第二天,當朝陽的第一縷光芒照耀在金鑾殿上時,那明亮的光線灑在金鑾殿的每一個角落,李啟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平靜地掃視著下方群臣。
他知道,今日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
按照大齊上朝的規矩,大臣們需依次站好,等待陛下發話。
大臣們站在朝堂上,各自整理著朝服,偶爾有幾個人偷偷地用眼神交流,眼神中帶著不安與猜測。
就在這時,內侍福安匆匆走進殿內,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快步走到李啟面前,急促的腳步聲在大殿中迴響,低聲說道:“陛下,劉將軍有要事稟報。”李啟目光一凝,他深深地看了福安一眼,微微點頭,語氣平淡但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宣。”福安領命退下,轉身走向殿外。
李啟則緩緩地靠在龍椅上,嘴角露出了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他輕輕摩挲著手指,彷彿預感到一場好戲即將開場……
劉勇身披鎧甲,那鎧甲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金屬的光澤,大步走進金鑾殿,金屬碰撞之聲清脆而有力,迴盪在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上,如同敲響的戰鼓。
他單膝跪地,膝蓋重重地磕在地上,雙手抱拳,聲音洪亮,如洪鐘般震耳:“陛下,義士軍全體將士,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已做好出徵準備,只待陛下號令!”
李啟端坐龍椅,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群臣。
他能感受到朝堂之上暗流湧動,那些大臣們眼中的不滿和擔憂,如同一團團烏雲,籠罩著整個金鑾殿。
但他臉上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劉將軍,辛苦了。”李啟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威嚴,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如同重錘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朕甚是欣慰。”他頓了頓,目光如利劍般掃過那些暗藏不滿的大臣,“諸位愛卿,對於義士軍,可有異議?”
那些大臣們面面相覷,彼此交換著眼神,他們原本打算在今天聯名上書,阻止義士軍擴充,但此刻看到李啟的態度如此強硬,心中不由得有些猶豫。
他們在猶豫時,有的大臣眼神中露出退縮,有的則是不甘心。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官服的官員站了出來,他捋了捋鬍鬚,鬍鬚在手指間滑動,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甘,同時臉上帶著倔強的神情:“陛下,臣認為,義士軍雖勇猛,但畢竟未經正規訓練,恐難以擔當大任。擴充義士軍,實乃勞民傷財之舉,還請陛下三思!”
“哦?”李啟微微挑眉,他心中暗自好笑,這些大臣們還不死心,他需要時間,他要看看,還有多少人會跳出來。
果然,那官員的話音剛落,又一位大臣站了出來,附和道:“臣附議,擴充義士軍,有百害而無一利,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出來,他們的聲音此起彼伏,如同一群聒噪的烏鴉,試圖干擾李啟的決策。
李啟看著他們,眼中閃爍著寒芒,突然,李啟仰頭大笑起來,那笑聲如同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