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義士軍營地裡,劉勇正與幾名將領圍坐在篝火旁,商議軍務。
篝火燃燒得正旺,火焰歡快地跳躍著,發出“噼啪”的聲響,火星子時不時地飛濺出來,火星子濺到地上的乾草上,瞬間就熄滅了。
火光映照著他們堅毅的面龐,也映照著他們心中隱隱的不安。
那火光在他們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將領們的眼神中都透著擔憂,有的將領雙手握拳放在膝蓋上,手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有的則用手摸著下巴,陷入沉思,眼睛盯著篝火,彷彿在尋找答案。
他們身後的旗幟在夜風中飄揚,旗幟上的圖案隨著火光若隱若現,旗幟的杆子在風中發出輕微的晃動聲。
一名斥候匆匆來報:“將軍,宮中傳來訊息,有人計劃在朝堂上彈劾義士軍,削弱我軍兵權!”劉勇聞言,猛地站起身,他身後的椅子被碰倒發出“哐當”一聲響。
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碎裂聲,那聲音在寂靜的營地裡格外刺耳,酒杯的碎片在地上濺開。
火光跳躍,映照在他緊繃的臉上,彷彿即將噴發的火山。
他的眼睛瞪大,眼中彷彿有火焰在燃燒,
“豈有此理!”他怒吼一聲,聲音如同洪鐘在營地裡迴盪,驚起了樹上的幾隻鳥,鳥兒撲稜著翅膀飛走了,還發出驚慌的叫聲。
御書房內,李啟聽完福安的稟報,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緩緩走到窗邊,每一步都像是帶著沉重的枷鎖,腳步有些沉重。
他望著遠處巍峨的宮殿,眼神深邃而冰冷,像是要把那宮殿看穿,眼神中帶著思考與決斷,雙手背在身後,手指不停地交錯扭動,心裡權衡著各種應對的策略。
福安稟報的訊息,證實了他心中的猜測。
李啟緊緊地握住窗欞,指關節泛白,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那聲音像是痛苦的呻吟。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能聽到自己粗重的呼吸聲,心中飛快地盤算著對策,腦海中不斷閃過各種應對的場景和可能的結果,眼睛微微眯起,眼神變得更加冷峻。
他猛地轉身,走到書案前,拿起筆快速地寫著什麼,寫完後,他將聖旨小心地卷好,放進一個錦盒裡,然後靜靜地等待著劉勇的到來。
他知道,一場風暴即將來臨,而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心裡充滿了一種即將掌控局勢的自信。
劉勇快步走進御書房,單膝跪地,沉聲道:“臣劉勇,參見陛下!”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眼神中帶著忠誠與敬重,身體前傾,單膝跪地的姿勢十分標準,眼睛直視著李啟。
李啟示意他起身,將手中的錦盒遞給他,沉聲道:“拿著。”
劉勇雙手接過錦盒,疑惑地看了李啟一眼,然後開啟錦盒,取出裡面的聖旨。
當他看到聖旨上劉勇雙手接過錦盒,疑惑地看了李啟一眼,然後開啟錦盒,取出裡面的聖旨。當他看到聖旨上的內容時,臉色頓時一變,驚呼道:“這……”那聲音中充滿了驚訝,眼睛瞪大,身體不自覺地往後退了一小步。
李啟看著他,語氣堅定地說道:“照做便是。”
劉勇深吸一口氣,將聖旨小心地收好,然後再次單膝跪地,沉聲道:“臣遵旨!”說完,他起身,轉身大步離去,他的腳步聲在御書房內迴響,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李啟望著他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那冷笑像是冰面上的一道裂痕。
他緩緩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宮殿,心中暗道:“明日朝堂,有好戲看了。”
張肅的身影出現在御書房門口,他看著李啟的背影,緩緩開口:“陛下……”張肅的聲音在御書房內響起,低沉而充滿隱憂:“陛下,此事需謹慎行事,切勿弄巧成拙,引起更大的動盪。”
李啟沒有回頭,只是輕輕點了點頭,目光依舊盯著遠處的宮殿。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張肅,你可曾想過,真正的動盪,早已在你有意無意之間佈下?”他的聲音平靜中帶著一絲質問,眼神中帶著審視,身體微微側轉。
張肅身子微微一震,似乎被戳中了心事,但他迅速恢復了鎮定,躬身道:“臣不敢有半點私心,一切都是為了大齊的江山社稷。”
李啟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轉過身來,眼神銳利如鷹:“江山社稷,是朕的江山社稷。你若真有忠心,何須如此遮遮掩掩?”
張肅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他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