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緩緩將玉佩在手中轉動,昏黃的燭光灑在那複雜的紋絡上,使得玉佩看起來格外詭異,燭光搖曳閃爍,陰影在玉佩的溝壑間舞動,似有無數幽靈在其中穿梭。
他抬起頭,目光如炬地看向福安,那目光猶如熾熱的火焰,能將人瞬間穿透,眼神中帶著一絲探究與審視,同時身體微微前傾,右手輕輕搭在座椅的扶手上,沉聲道:“你什麼意思?”
福安躬身道:“陛下,張肅大人離開時,似乎有意將此物留在御書房門口。臣雖然不知其中緣由,但覺得此事不同尋常,便拿了進來呈給陛下。”福安的聲音在寂靜的御書房中低低響起,帶著一絲謹慎,眼睛微微低垂,不敢直視李啟的目光,雙手不自覺地交握在身前,手指微微顫抖,時不時地揪一下衣角。
李啟沉默片刻,他開口問道:“你說,這玉佩代表著什麼?”他的聲音在空氣中迴盪,像是在叩問著某種未知的秘密,眉毛微微皺起,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右手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扶手。
福安謹慎地答道:“在大齊,這種盤旋的螭龍玉佩,往往象徵著皇權與權謀。其上的血色紋路,在燭火的映照下彷彿有生命般微微跳動,似乎預示著某種不祥之事。臣以為,張肅大人此舉,或是某種暗示。”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安,那聲音就像黑暗中低鳴的蟲豸,說話時眼睛不自覺地瞟向李啟手中的玉佩,雙手在身前不安地搓動著,腳也在袍服下微微挪動。
李啟點了點頭,沉思道:“張肅,到底是何居心?”他站起身,步履堅定地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每一步落下,都能聽到鞋底與地面輕輕摩擦發出的輕微聲響,彷彿踏在某種不穩定的地面上,那聲音像是沉悶的鼓點,一下一下敲打著緊張的氣氛。
雙手背在身後,時而緊握,時而鬆開,踱步時偶爾會踢到地上的小毯子,發出輕微的摩擦聲。
他停在書案前,一把握住張肅留下的玉佩,手掌感受到玉佩的涼意,那冰冷的觸感透過面板,直達心底,就像一條冰冷的小蛇在手上蜿蜒爬行。
他眼神中帶著堅定的光芒,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眼神中還夾雜著一絲疑惑,身體微微弓著,彷彿要將玉佩的秘密看穿,左手託著右手手肘,右手則緊緊握著玉佩。
“傳張肅進宮,朕要當面問個明白。”李啟的語氣不容置疑,那聲音如同冰冷的鋼鐵,堅硬而不容抗拒。
福安連忙應聲:“是,陛下。”福安轉身離開御書房,他的腳步聲漸漸遠去,先是沉重的腳步撞擊地面的聲音,隨後聲音越來越小,直至消失在寂靜之中。
福安離開時,微微弓著背,腳步略顯急促,雙手緊緊地攥著衣角,還不時回頭看一眼李啟的方向。
李啟則繼續坐在書案後,手中緊握著那塊玉佩,目光銳利如鷹,彷彿要將那玉佩看穿,心中盤算著種種可能性。
他能感覺到玉佩的稜角硌著手心,思緒卻飄向了朝堂上那看不見硝煙的戰場。
他明白,朝堂上的風起雲湧,不僅僅是權力的爭奪,更是生死攸關的鬥爭,心裡默默權衡著各方勢力的平衡。
與此同時,福安在宮廷內四處打聽,留意群臣的動靜。
他的腳步聲在宮廷的廊道里輕輕迴響,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彷彿生怕驚擾了這宮廷中潛藏的秘密。
他發現,張肅離開御書房後,並沒有直接回府,而是似乎去了一個人跡罕至的角落。
福安心中一動,他的心跳不自覺地加快了幾分,暗自記下這個細節,決定稍後再仔細探查。
此時,他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像急促的鼓點在胸腔內敲響,眼睛警惕地掃視著周圍,雙手不自覺地在身體兩側握緊又鬆開,腳步也變得更加輕盈,生怕被人發現。
而在義士軍營地,劉勇正整肅軍隊,厲兵秣馬。
他站在軍營中央的高臺上,目光如炬,那目光似能穿透重重迷霧,眼神中透著堅定與威嚴,身體挺得筆直,雙手背在身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空氣中震盪開來:“弟兄們,朝廷的指示尚未明確,但我們不能鬆懈。我們必須時刻準備好,迎接任何挑戰!”聲音如同滾滾雷鳴般在營地上空迴盪,士兵們齊聲應道:“是,將軍!”那聲音匯聚在一起,震耳欲聾,士氣高漲。
劉勇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堅定,轉身走進營帳。
他的腳步聲沉穩有力,踩在營帳前的土地上發出輕微的“噗噗”聲。
走進營帳,他能聞到營帳內混合著乾草和兵器的特殊氣味,還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