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解決危機(1 / 2)

飛船成功返回地球,然而,維度能量洩露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解決這場危機的任務依然艱鉅。但全球科學界和相關機構並未退縮,而是以更加堅定的決心和緊密的合作,投入到全面解決能量洩露問題的工作中。

在飛船降落的基地,科研人員第一時間對儲存維度能量的容器進行了全方位檢查。新型能量護盾雖然成功隔絕了能量洩露,但他們深知,這只是暫時的保險措施,必須找到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材料科學家們再次對容器的材質進行深入分析,試圖找出導致最初洩露的根本原因。他們透過高倍顯微鏡和各種先進的檢測裝置,對容器的每一個微觀結構進行細緻研究。

“我們發現,在維度能量的特殊作用下,容器材料的分子結構發生了一種微妙的變化,這才導致了裂縫的產生。”一位材料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指出。

基於這一發現,科學家們開始嘗試在分子層面進行材料的改良。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和量子操控手段,對容器材料的分子進行重新排列和最佳化,增強其對維度能量的耐受性。

“經過多次試驗,我們已經成功研發出一種改良後的材料,它在模擬維度能量環境下展現出了極高的穩定性,不會再出現類似的分子結構變化。”材料科學團隊興奮地向全球科研聯盟彙報。

與此同時,能源專家們針對已經洩露在飛船周圍及宇宙空間中的維度能量展開清理工作。他們研發出一種特殊的能量收集裝置,這種裝置能夠像海綿吸水一樣,將分散的維度能量逐步收集起來,並進行安全的儲存和轉化。

“我們在收集裝置中設定了多層能量過濾和穩定系統,確保收集到的維度能量能夠被安全處理,不會再次引發危險。”能源專家介紹道。

為了確保這些裝置能夠有效工作,科研人員在地球上建立了多個模擬太空環境的實驗場地,對收集裝置進行反覆測試和最佳化。

“經過在模擬環境中的多次驗證,收集裝置的效率和安全性都達到了預期標準,可以投入實際使用。”實驗團隊彙報說。

在太空中,各國聯合組建的太空清理艦隊開始行動。他們駕駛著裝備有能量收集裝置的飛船,小心翼翼地靠近受到維度能量影響的區域。

“注意保持距離,緩慢靠近能量源,確保收集裝置正常工作。”艦隊指揮官透過通訊頻道下達指令。

飛船上的工作人員操控著收集裝置,開始收集洩露的維度能量。隨著裝置的啟動,一道道柔和的光芒從收集器中射出,將周圍遊離的維度能量逐漸匯聚起來。

“收集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收集到大約三分之一的洩露能量。”監測人員彙報。

然而,清理工作並非一帆風順。在收集過程中,他們發現部分洩露的維度能量與宇宙中的暗物質產生了某種奇特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種新的、更加複雜的能量結構。這種結構不僅難以被收集裝置捕捉,還對周圍的空間產生了持續的扭曲效應。

“這種新的能量結構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需要重新調整收集裝置的引數。”能源專家們緊急召開會議,商討應對方案。

經過一番緊張的研究和計算,他們發現透過調整收集裝置的能量頻率和磁場強度,可以有效打破這種複雜結構,使其能夠被順利收集。

“按照新的引數調整收集裝置,繼續進行清理工作。”艦隊指揮官下達新的指令。

在調整引數後,收集裝置再次啟動,成功地將那些複雜結構的維度能量逐步分解並收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洩露維度能量被安全收集,宇宙空間中的異常現象逐漸減弱。

在地球上,為了防止類似的能量洩露危機再次發生,科研人員還研發了一套全方位的能量監測預警系統。這套系統利用分佈在全球各地的感測器和衛星網路,實時監測地球周邊宇宙空間的能量波動情況。

“一旦有任何異常的能量變化,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波動,監測系統都能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並精確定位能量源。”負責監測系統研發的團隊介紹說。

同時,他們還對維度能量的研究和利用場所進行了全面升級。新建的實驗室和研究基地配備了最先進的安全防護設施,能夠在能量出現異常時迅速啟動應急措施,確保人員和環境的安全。

“我們在實驗室周圍設定了多層能量護盾和自動隔離裝置,一旦發生能量洩露,這些設施能夠在瞬間啟動,將危害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實驗室負責人介紹道。

經過數月的艱苦努力,終於傳來了振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