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使團從長安出發後,王啟暘與虞鵬雲就快馬加鞭的回元國報信了。在使團出發後的兩日元國已經收到了宋使回程與李靖大軍前往西邊抵禦秦國的訊息。
鐵木真抓住這個機會立刻命耶律楚材率四大將自幽州出發直取洛陽。雖然此次行動可能會遇到宋國的使團,但這個絕佳的機會元國絕對不會錯過,何況即便不小心誤傷了宋國使團,那也是在唐國境內,責任在唐。
元國大軍在收到鐵木真的軍令後便馬不停蹄的出發了,距離元國鐵騎奔襲洛陽只需三天。
越國宮城
元國對唐發動進攻如黃歇所料,他之前設計讓白起發兵往唐國西境,唐國聞訊分兵抵禦白起後,以鐵木真的野心,元國勢必會趁機出兵南下,算好日子,屆時定會遇上宋國使團、若使團戰亂死於唐國境內,便破壞了宋、唐之間的交好,也削弱了唐的實力,簡直一舉多得。
得知訊息的越王勾踐很是滿意,於是將黃歇叫入宮中賞賜。
黃歇入宮後,並沒有急著領賞,而是向越王呈報了南洋碼頭被倭國人入侵的戰況。
越王勾踐聞訊大憂,諮詢黃歇當如何禦敵。
黃歇獻計道:“倭國擅長水戰,如今南洋盜團不在,唯有戚家軍可以應對。”
勾踐:“可戚家軍常年與東邊對抗宋國水軍,若將其調回,恐怕。。。”
黃歇:“主公勿憂,如今宋國正與梁山開戰,即便將戚家軍調回,宋也無力進軍越國,並且戚家軍可以將倭國人向東驅趕,將禍水東引至宋國領土。”
勾踐:“此計雖妙,可我大越南洋盜團孫堅的仇怎麼辦?”
黃歇嘆息道:“孫堅的死固然可惜,可是為了大局將倭國人趕至宋國領土方為上策。”
勾踐聞言說道:“好吧,就如君所言。”
言罷他就命人從東邊召回戚繼光來對抗倭國。
再觀宋國使團這邊。
按使團的行軍速度,大約到洛陽尚需三日。
此時車架內只有董傑獨自一人,陳宇卻不知所蹤。。。。。。
這時,李積已經率著自己的瓦崗軍來到了洛陽城北附近的邙山。
邙山是洛陽北的一到丘嶺,洛陽城防佈於山體之間,易守難攻,如若雙方統帥能力和戰鬥力相同的情況下,正常需要十倍左右的兵力才可破城,如今洛陽城內的守軍大約有兩萬餘人。
李積帶領著一萬左右的瓦崗軍在邙山設伏,挖陷馬坑、設拒鹿角、佈置落石陷阱,只要元國鐵騎到來,必讓其寸步難行。大軍大約花了整整一日的時間將一切準備就緒,等所有人都休息下來時已經夜幕降臨。
李積命眾人藏於山體間原地駐紮休息,不可使用大火,以小灶烹飪,讓所有人都吃飽肚子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元國軍隊。當眾人都在歇息時,一個身影現身於邙山之內,他徑直來到李積所在之處。
到來的此人便是陳宇。兩日前,他在使團出城後,在一個隱秘的山林間喬裝成樵夫,掩過所有人的耳目,獨自快馬加鞭地來到了這裡。
陳宇見到李積後說道:“見過李積將軍,在下前來赴太保李流蓮之約。”
李積見到陳宇後抱拳說道:“陳大人,我在此恭候多時,大太保大人說她長安那邊的朝堂她脫不開身,便命我在此處與你會合。”
陳宇:“瞭然,能與李積大人配合下官也是倍感榮幸。”
李積:“好了,我們也不用多說客套話了,大太保她是如何佈局的。”
陳宇拿出青龍劍匣,開啟劍匣後一柄青龍劍和一封書信呈現在了二人面前,他對李積說道:“大太保大人已經將她的計劃全寫在了書信裡了。”
李積問道:“有何良策?”
陳宇沒有回答,而是將信封遞給了李積,李積接過信封拿出裡面的信紙,展開後他看到信上只寫著四個大字:
“但憑君意”
看完信的李積一臉茫然的看向了陳宇,問道:“這。。。什麼意思?”
陳宇無奈的笑了笑了說:“就是,讓我自己看著辦唄!”
李積隨即抱拳說道:“既然是大太保的意思,那在下與這裡的一萬瓦崗軍全憑陳大人調遣。”
陳宇聞言呆在了原地。
他知道李積是隋唐時期瓦崗寨的軍神,如今他加上這一萬精銳唐國部隊都交給自己來調遣實在有些讓他不知所措,以前他只是玩過一些戰略遊戲和在書上看過一些關於古代戰爭的橋段,如今自己身處真實的戰場,無論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