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的何家,沉浸在一種別樣的熱鬧氛圍中。
這一日,是何雨柱特意籌備的聚會之日。
天剛矇矇亮,何雨柱就像往常一樣早早起身,精神抖擻地出門買菜去了。
他在菜市場裡精心挑選著每一樣食材,買完飯菜,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四合院,把何大清接了過來。
何大清雖已年邁,但精神矍鑠。
終於,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
何雨柱清了清嗓子,打破了飯桌上的歡聲笑語:“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呢,是有件事要和你們說說。我啊,最近打算開一傢俬房菜,這事兒呢,需要大家來幫個忙。”
何玲眨著大眼睛,滿臉疑惑地看著何雨柱:“爸,我們能幫啥忙啊?我們又不會做菜。”
何雨柱笑著擺了擺手:“不是讓你們做菜。是這樣,我這私房菜的名字還沒想好呢,你們都來幫我出出主意。”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狡黠,“首先宣告啊,這可是有獎徵集哦。要是誰想的名字被我採用了,那是有獎金的喲!”
何玲歪著頭想了一會兒,興奮地說:“爸,我想到一個,叫‘何叔當家’怎麼樣?”
何嘉卻撇了撇嘴:“什麼‘何叔當家’啊,還不如叫‘京城小當家’呢,多響亮。”
何江在一旁嚷嚷起來:“什麼小當、大當的,這不行。之前老院子不就有人叫什麼當的嘛,沒新意。”
這時,張渝沉思片刻後說道:“要不然就叫‘何家菜’吧?”
何雨柱沒有立刻回應,倒是何大清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作為一輩子的廚師,他深知如果能把 “何家” 這個名號傳承下去,那將是一件無比欣慰的事,不過他並沒有急著發表意見。
張怡雪也開口了,她對內地的情況雖不太瞭解,但還是認真地說:“爸爸,我覺得叫‘風味坊’挺好的。”
何雨柱微微一笑,看著大家說:“你們啊,對於起名字這事兒還得了解一些門道。我給你們講講啊。這‘館’字呢,通常是有一定文化和主題特色的,比如說川菜館、粵菜館,這強調的是對某一個菜系的精通和專注。”
“‘樓’呢,意味著規模比較大,風格上往往是大氣豪華的,能容納很多客人。至於怡雪說的‘坊’字,它有點像傳統手工作坊的意思,就是說這家店是按照傳統工藝來製作菜品的。
“還有‘苑’字,它有園林和花園相結合的含義,代表這個飯店的環境非常優美,以前啊,那可都是貴族們用餐的地方呢。”
眾人聽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起名字還有這麼多講究呢。看來這私房菜館,用 “坊” 字似乎更合適一些。
何玲眼睛一亮,問道:“爸,剛剛嫂子說的‘風味坊’,你覺得怎麼樣?”
何雨柱略作思考,然後點頭說道:“好,就叫‘風味坊’吧。”
“風味坊” 開業後不久,名聲就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在京城傳開了。
“嘿,你聽說了嗎?京城最近新開了一傢俬房菜,聽說在那兒吃一頓可不便宜呢!”
“那是,我三舅姥爺的孫子的舅媽的侄子昨天剛去了一次,回來就說那味道,簡直絕了,香得人都找不著北啦!”
“聽說‘風味坊’現在都接待不過來了,要減少接待量呢。還沒去吃過的,可得趕緊去體驗一下啊!”
食客們口口相傳,都對 “風味坊” 的菜品讚不絕口,稱讚這裡的菜品有著獨一無二的風味。
在 “風味坊” 的廚房裡,何雨柱忙得像個旋轉的陀螺。他的身影在爐灶和案板之間快速地穿梭著。
孫新也沒閒著,同樣忙得不可開交,彷彿腳下生風一般。
這天,何雨柱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下班回家。張渝一看到他這副模樣,趕忙迎了上去,滿臉關切地問道:“今天生意很好嗎?怎麼累成這樣啦?”
“是啊,生意好得很。我和孫新都親自上陣了,還是忙不過來。” 何雨柱一邊說著,一邊捶打著自己痠痛的雙腿。
張渝走過去,心疼地幫他捏著肩膀,說道:“真沒想到,現在的人都這麼捨得花錢吃飯。要不,咱們把價格再提高點兒?” 說完,她自己也笑了一下。
何雨柱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那可不行啊。突然漲價,肯定會有人說閒話的。而且咱們現在的價格已經不低了。” 他頓了頓,像是想到了什麼,“要不這樣,咱們減少接待量吧,搞個提前預定,一天只接待幾桌,這樣咱們也能輕鬆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