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魚,在水桶裡游來游去,濺起一片片水花。賣魚的是個精瘦的漢子,面板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戶外勞作的人。
何雨柱走到攤位前,蹲下身子看了看魚,然後抬頭問那賣魚的:“老闆,這魚怎麼賣呢?”
賣魚的漢子笑著回答:“看您要哪種魚了,不同的魚價格不一樣。您是自己吃還是飯店用啊?”
何雨柱直起身子:“我是給飯店採購的,這魚新鮮不?”
漢子拍著胸脯說道:“您放心,咱這魚都是今早上剛從水庫撈上來的,新鮮著呢!保證您滿意。”
何雨柱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你這能長期供應不?我們飯店以後可能用量不小。”
漢子一聽,來了精神:“能啊!我叫李得水,我這名字就是如魚得水的意思,我家在鄉里面有水庫,魚有的是,要多少有多少。不過,要是您要得多的話,就只能公對公了,得走正規手續。”
何雨柱琢磨了一下:“公對公沒問題,只要魚的質量有保證就行。你給我說說都有啥魚,價格具體怎麼算?”
李得水拿起一條魚,開始給何雨柱介紹:“這是草魚,做烤魚也不錯,價格實惠,量大的話更便宜。還有鱸魚,肉質鮮嫩,這魚做出來味道可好了。”
何雨柱仔細聽著,心裡盤算著哪種魚更適合做烤魚,馬華在一旁也認真地聽著,偶爾和師傅交換一下眼神。菜市場裡依然熱鬧非凡,而這小小的魚攤前,一場關於食材供應的商討正在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