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李勝北悟道出關,眾人都來祝賀,群雄濟濟一堂,都要二教主演武,當下十四老下場,要會鬥第一場,李勝北都是認得,正是秘魔巖十老還有四位女護法,原來這崆峒講究陰陽五行,既有十老,自然對應十位女護法,都是江湖上成名的人物,欲向人絕手習練神通,慢慢拜在門下。其中一老道:“二教主,久聞你們和社有十絕劍陣,小老兒等不才,也弄出來個六合八法,請二教主賜教。”李勝北躬身道謝,“夏老客氣了,小子盡力而為。”這老人正是崆峒十二族的首領追風無影俠夏挽風,率領十三位高手,百里追魂沙復平、一劍西來華隱藩、橫跨彩橋劉常有、鐵頭蛤蟆郭阿仲、鶴洞仙長袁增功、翻天一手田賢亮、焚龍道人黃九立、元針刺月顧星辰、鐵柱擎天翟雙南,另有老實婆婆胡知月、北斗仙姑尤月娘、寶塔奶奶樓月奴、鳳山姑婆楊媛媛 ,佈下六合八法大陣,圍住李勝北。李逸安微露愁容,深怕李勝北託大,輸了第一陣,悟道失利,將來無法成就功果。說時遲,那時快,陣中李勝北白袍飄然,已和十四老打鬥一處。李逸安看了數招,心中大喜,捻鬚道:“吾兒道果成矣。”那十四老此起彼伏,或兩人合擊,或四人聯手,或前後夾擊,或上下齊出,李勝北不變應萬變,掌式變化,都在二尺範圍,不論何種攻勢進了拳圈便消睨於無形。李逸安正看,身邊有人道:“二弟拳法大成,可喜可賀。”回頭看去,但見一黃衫人立在身邊,便道:“勝南,你的軒轅劍法可有勝他的把握。”“那要比一場便知。”原來來人正是和李勝北一母同胞的孿生兄弟,崆峒大教主李勝南。場中十四人,招法再變,有人學峰,招法聳峙;有人學崖,變化突兀;有人學洞,奇兵突出;有人學壑,縱橫往來。有人似巒嶂,如封似閉;有人似臺坪,巋然不動;有人似星海,浩然爍爍;有人似林莽,鬱鬱蔥蔥;有人攻,斤斤計較,每招都是攻敵必救;有人守,淵停嶽峙,每式都是穩如泰山;有人做蛇形,蜿蜒曲折,招法陰毒;有人做虎形,剛橋直打,招數狂放;有人做道,靜虛勞形,陰陽變化;有人做禪,正大光明,八面玲瓏。酣鬥多時,李勝北不顯敗象,氣脈悠長,李逸安笑道:“這是華山派的蟄龍勁。”李勝南道:“二弟此去東京,得了許多好處。”正說間,只聽場中霹靂一聲響,李勝北四手連彈,將六合八法變化的四象陣,前面頂著的四老崩飛出去。李勝南道:“此為金頂峨眉的天罡勁。”李勝北又化身移動,身形倒轉,一退脫出陣來,李勝南道:“這是地獄門的化身之法。”上前道:“二弟,好本領,你那眾多哥哥都好來歷。”
李勝北卻不答,從懷中取出金冠,將亂髮捋了,暢吸一口氣道:“請大教主賜教。”說罷,早有從人遞上金槍,立了個“金雞亂點頭”,李勝南笑道:“你這小猴,要爭大教主之位,也罷,陪你走上幾合。”一展手,掌中現出一口五彩長劍,正是天下名劍,流光。兩人對陣,眾人都散在各處,十四老夏挽風笑對李逸安道:“宗主,少爺拳法大成,不知可否抵擋大教主威風。”李逸安笑而不語,看兩人對壘。李勝北並不多言,槍花一抖,上前便攻,李勝南接架相還,兩人鬥在一處。頃刻間,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李勝南心中暗道:“我弟悟道初成,不可折了銳氣。”心下揣度,手底下便慢了三分。李勝北身在局中,察覺到變化,槍法一緊,槍法劍嘯,連環三十六槍,逼的李勝南連連後退,李逸安笑道:“風雷劍法!”忽的李勝北停槍不動,後退三步,李勝南也藏了寶劍,道:“如何?”“爭不過你,你讓了我三個回合,軒轅劍法的絕技還沒有施展。”說罷,自手腕上取下三根絲線,原來是李勝南劍袍上的絲絛。李逸安笑道:“我兒上前來。”李勝北收了金槍,上前站立,李逸安左手握拳,一揮而至,不過兩尺距離,雷聲大作,驚得十四老都上前半步。李勝北開聲吐氣,雙掌交叉,橫擔紫金梁,轟隆一聲大響,電收雷息,風輕雲淡。李逸安笑道:“好,好,好,接得住為父一記‘番天印’,著實不錯。”原來崆峒宗主李逸安武功早就超凡入聖,天下五絕的人絕手,又是武林崑崙俠神手,什麼技法,什麼內功,都早已超脫,萬般變化由心而發,千種武藝隨意變化,道果成就,早沒了什麼招式,和人動手就是一拳,因崆峒為廣成子與黃帝講道之所,故稱“番天印”,少有人能抵擋這一式,後面無數後招變化都不曾施展過,端的厲害。又笑對李勝南道:“大教主,覺得如何?”李勝南道:“二弟功法大進,拳法有成,只須時日打磨,混元道果可期。”李逸安道:“我兒脫槍成拳,可有名號?”“不曾有,還請父親賜下名稱。”李逸安抬頭想了片刻道:“我兒可知五行。”“請父親教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