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及一臂國也多次申請併入虞朝的管轄範圍,並且為此心急如焚,他們的國王都打算親自出使我們虞朝,為此表達誠意。
各位愛卿都有何見解?”
丞相皺眉道:“陛下,此二國昔日屢屢犯我邊境,不可輕信。”
姬皓將軍卻道:“陛下,若其真心歸順,拒之恐失天下人心。”
吉光思忖片刻後道:“可命其國質子前來,留于都城十年,期間若二國無叛逆之舉,方可准入。”
後一目國與一臂國無奈只得應允。
兩國質子到達虞朝後,努力學習虞朝文化,表現甚是恭順。
“我們都沐浴在虞朝的仁義禮智信的號召之中,一定要努力得進行學習,好好推廣虞朝的善念呀!”
“是的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一個好人!”
十年期滿,二國果真未有異動。
“十年到了!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為了讓虞朝接納,申請加入虞朝已經等了十年了!”
“這十年來,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的行為如何?”
“這十年來,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的人對於仁義禮智信都認真得學習,大家都路不拾遺,都樂於助人,都推廣善念,以仁義禮智信為號召,就連原來盤踞在中亞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附近的許多的馬匪,都紛紛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為一個個推廣善念的好人!”
“嗯,做得很好!朕命令接納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成為虞朝的一份子,從此以後就納入虞朝的管轄範圍之內!”
吉光遂下旨接納後一目國與一臂國。
“虞朝決定接納後一目國以及一臂國,成為虞朝的一份子!”
二國百姓歡呼雀躍,自此全心投入虞朝懷抱。
“太好了!”
“太好了!我們後一目國終於加入虞朝了!”
“太好了,我們一臂國也獲准加入虞朝了!”
虞朝的包容性傳遍四海八荒,更多遠方國度慕名而來,虞朝愈發昌盛,在這片古老大陸上繼續譜寫它偉大而輝煌的篇章。
“偉大的虞朝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偉大的吉光萬歲!”
隨著虞朝不斷接納新的國家,國內事務日益繁雜。
“虞朝的領土日漸增長。各國新近成為虞朝的省份,習俗法規都需要適應,派人興建學堂,統一推廣七文大典!”
“遵命!”
吉光決定設立專門學府,用以教導來自各國的子弟虞朝文化與治國之道。
這一天,吉光召集了孩子臺蠒·伊莉雅斯菲爾·馮·愛因茲貝倫·呂殷·子布漢歇爾。
“女兒,朕決定新建學堂,用來在新近加入虞朝的各國成為省份之後推廣虞朝的文化,就由你來領導此事吧!”
“遵命!”
臺蠒協助管理學府事務,她制定了嚴格的學規。
“嚴肅學習的規則!”
在學府中,各國子弟雲集。
其中有一位來自極西之地勢力的少年名為亞諾,他聰明伶俐但性格桀驁。
入學不久,他便對學規提出質疑,認為某些規則過於嚴苛,限制了學生自由探索學問的天性。
“學習的規定是否過於嚴苛了?是否限制了自由的天性?”
臺蠒知曉後,與亞諾展開一場辯論。
臺蠒說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若無規矩,秩序何在?”
亞諾反駁:“學問應如水般靈動,過度束縛只會扼殺創新。”
兩人各執一詞。周圍學子圍聚觀看,竊竊私語。
“到底誰對呢?”
吉光偶然路過學府,聽到爭論聲前來檢視。
他聽完雙方觀點後,大笑道:“兩者皆有理。學規旨在引導,而非禁錮。可適當放寬些條框,讓學子們既能遵規守矩,又能暢所欲言。”
臺蠒領命修改學規。
“遵命,修改學習規定。張弛有度!”
亞諾心服口服,從此潛心學習。
“我也是心服口服!”
經此事,學府氛圍愈加活躍開放,各國學子相互切磋砥礪,思想碰撞出耀眼火花。虞朝的文化與智慧也在這種交融中越發博大精深,向著更高層次的輝煌邁進。
一日,海上突然出現神秘島嶼。傳聞島上有神奇之物。
各國使者請求虞朝探索此島,認為若能有所收穫,必能更好推動虞朝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