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皓將軍本想嚴懲,但臺丙勸說應以懷柔政策為主。
“老將軍,父皇正以懷柔政策為主,還是寬恕敵人吧!”
將軍思考後覺得有理,便押解著首領及部分族人回朝。
“押解首領以及部分族人回朝覆命!”
吉光聽取彙報後,讚賞二人做法。
“善,你們都做得很好!”
他封首領為一地郡守,讓其管理族人,同時要求他們學習虞朝文化。
吉光念其無知,准予他們每年進貢馬匹牛羊,以換得和平交往的機會。經此一事,虞朝威名更甚,周邊再無敢輕易挑釁者,繼續向著永恆的盛世穩步前行。
“學習仁義禮智信,推廣善念!”
這一舉措讓周邊一些蠢蠢欲動的勢力看到虞朝的大度。
“虞朝的恩德,使得我們心悅誠服呀!”
從此,虞朝邊境安寧,國內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臺壬作詩頌讚此次事件,臺庚將戰鬥場景繪製成畫卷,掛於宮殿之中供後人瞻仰。
臺壬寫詩道:
“邊民懷義歸有感
臺壬
遠方邊民至,初不識禮儀。
以兵相攻擊,後降服歸義。”
虞朝在這和平繁榮的氛圍裡,繼續書寫著它輝煌的歷史篇章。
隨著人口的流動交融,各種文化在這裡碰撞出新的火花。
虞朝的學者們開始整合各國優秀文化成果,編纂成一部部典籍。這些典籍不僅記錄了虞朝的輝煌歷程,也包含了全人類的智慧結晶,成為虞朝乃至全世界最為寶貴的財富。
這些典籍,也進一步被融合到達了七文大典之中。
七文大典的內容,也進一步獲得了豐富。
虞朝歷經此次事件,更加註重安全防範。
吉光下令加強邊境守衛,同時也加大了對各國使者及外來人口的審查力度。
“加強防衛,團結和諧!”
虞朝依然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但也不會放鬆警惕,就這樣穩健地朝著永恆的盛世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