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時的顓頊帝,他本是個孤立主義者,所以歷史上的顓頊絕地通天,命人斷絕了一切形式的友好往來,甚至把成都天宮都斬斷了,又命人把龍游石窟埋了,斷絕虞朝和虞朝的地下城勢力的往來。
歷史上的顓頊帝屬於虞朝中晚期君主,由於年代較晚,反而被記得清楚一些,所以說在虞朝的歷史丟失了公開傳播之後,他的年份反而不斷地被提前了。
不過本書篇幅很長,顓頊屬於虞朝的中晚期君主,在虞朝四十一君主之中屬於第二十六個,所以說可能要到後面再來詳細說顓頊帝的事情。
我們把視野回到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時期。
話說這個羿奚仲李任雖說是不通文墨,除了自己的名字是一個字也不認識。
但是他也勇武善戰,敢於挑戰,同時也會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也可以聽取別人的意見。
同時也是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時期,虞朝開始確定以推廣善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虞朝的基礎方針。
“推廣善念!仁義禮智信!才是大道!”
對外戰爭方面,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幾乎沒有發動過進攻其他的勢力的戰爭,全都是防守反擊戰。
“珍愛和平!”
同時,他在位時期卻又有一些勢力主動歸順虞朝,透過不同的和平方式,由於虞朝日益壯大的影響力而主動投靠虞朝。
比如說曾經的長臂國在內亂爆發了之後,就投靠虞朝,後來又改成了孤竹國,從此以後成為虞朝的附屬勢力。
直到商朝時期,也忠心耿耿。
歷史上的商朝,其實他們也是以虞朝自居的,不過為了方便劃分,倒也不是不能叫做商朝。
周朝建立之後,大舉毀壞歷史,幾乎所有的虞朝的歷史丟失,而以虞朝自居的商朝也被去掉了虞朝之名。
所以說商丘,古時候本來叫做虞城。
“為了防止虞朝的延續,需要把虞朝的繼承人改成商朝!”
周人毀書滅史,廢虞立商,又把商朝寫得殘暴不仁不義。
“把這個紂王往死裡抹黑!”
但是歷史上從來沒有什麼商朝,商朝也是自稱為虞朝。
甚至於歷史上紂王也算是一個可以的受到民眾愛戴的一個君主。
“商”一開始只是周人滅虞朝歷史之後,給虞朝的繼承者商朝時期的惡號,一開始只是個貶義詞。
周朝亂改一通,甚至於把古文裡的虞朝的字都改成了“商”,當然我們現在還能看到一些支離破碎的虞朝的記載,只是周人來不及改掉的。或者沒有改完的部分。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篇中虞朝的“虞”字,就被改成商朝的“商”,周朝這一改可不要緊,好端端的虞朝就被掩蓋。本來《尚書》中也有《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代記載。
比如說我們繼續看這篇古文《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
曰:周爵五等,春秋三等。春秋何三等?曰:王者以制,一商一夏,一質一文,商質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
主天法商而王,其道佚陽,親親而多仁樸;故立嗣予子,篤母弟,妾以子貴;昏冠之禮,字子以父,別眇夫婦,對坐而食;喪禮別葬;祭禮先臊,夫妻昭穆別位……
主地法夏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義節,故立嗣與孫,篤世子,妾不以子稱貴號;昏冠之禮,字子以母,別眇夫婦,同坐而食;喪禮合葬;祭禮先亨,婦從夫為昭穆……
主天法質而王,其道佚陽,親親而多質愛,故立嗣予子,篤母弟,妾以子貴;昏冠之禮,字子以父,別眇夫婦,對坐而食;喪禮別葬,祭禮先嘉疏,夫婦昭穆別位……
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陰,尊尊而多禮文,故立嗣予孫,篤世子,妾不以子稱貴號;昏冠之禮,字子以母,別眇夫妻,同坐而食;喪禮合葬,祭禮先秬鬯,婦從夫為昭穆……
在這篇文章中的“一商一夏,一質一文”其實之中的商本來是虞字,後來被周朝改成了商字。
不信可以看下文:
“故天將授舜,主天法商而王,祖錫姓為姚氏,至舜形體,大上而員首……
天將授禹,主地法夏而王,祖錫姓為姒氏,至禹生髮於背,形體長……。
天將授湯,主天法質而王,祖錫姓為子氏,謂契母吞玄鳥卵生契……
天將授文王,主地法文而王,祖錫姓姬氏,謂后稷母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