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數年的艱辛打拼,阿福與老爹傾盡所有積蓄,盤下了一個回收站。至此,這流浪漂泊多年的一老一小,總算有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安穩天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雖說有了遮風擋雨的家,還有了回收站這份營生,可父子倆每日仍是披星戴月,一年到頭難得有片刻閒暇,勤勤懇懇地操持著回收廢品的活兒。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漫長的堅守與付出後,回收站終於迎來了轉機,盼來了屬於它的春天。
回收站地處政府規劃的那片荒地邊緣,一到夜晚,四下裡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恰逢城市大力整髒治亂,原本散落於市區各處、雜亂無章的各類行業,被統一遷至回收站周邊。其中規模最為龐大的當屬二手車市場與拆車件市場,其他諸如汽車裝飾、維修等配套行業,也如雨後春筍般,慢慢發展壯大起來。在這一眾行業裡,有個規模雖不算大,僅寥寥幾家,卻生意火爆得很的行當,有時甚至連夜趕工,那便是汽車改裝。
起初,阿福瞧見自家門前有了圈地建樓的動靜,心底暗自盤算,要是自家回收站被徵收,依照當下行情,自己可不就一夜之間成千萬富翁了嘛。然而,這美夢才做了沒兩晚,一條醒目的白線便無情地擊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眼睜睜看著大型器械都在白線之外如火如荼地開工,阿福心裡明白,這千萬富翁的美夢,算是徹底落空了。不過,好在兩大市場搬遷過來後,產生的廢品數量與日俱增,回收站的生意也隨之蒸蒸日上,收入直線攀升。
阿福每日開著那輛破舊的三輪車,來回奔波好幾趟,累得夠嗆,有時拉貨拉得都快吐了。
老爹見他這副模樣,卻只是笑著寬慰:“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到嘴了也會飛嘍。”阿福聽了,一時無言以對。
只因這兩大市場裡,愛玩改裝車的年輕人著實不少。
一來二去的,阿福結識了好些同齡人,在他們的引領下,竟一頭扎進了改裝車的奇妙世界,痴迷其中。白天,他依舊本分地收著廢品;夜晚,便與志同道合的夥伴們駕車跑山,那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愜意自在了。
隨著兩大市場的蓬勃興起,回收站的價值也如同坐了火箭般,蹭蹭往上漲。老爹接手經營了五年後,有人出價一百萬想買下回收站,可老爹態度堅決,死活都不鬆口。阿福心裡也清楚,這回收站是老爹留給他日後安身立命的依靠,所以,即便時不時有人上門求購,最終也都只能失望而歸。
二手車和拆車件市場搬遷至此,已然快三年了。拆車件市場對零部件品質要求頗高,只要成色上好的二手件,如此一來,整車拆解後便會剩下諸多廢金屬。久而久之,老頭的回收站主營業務,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拆車廢品回收。
老爹依舊是那麼精神矍鑠、幹練精明,阿福卻徹底迷上了改裝車。老爹自然是囊中羞澀,沒錢供他玩車,賣廢品掙的那點錢,要攢著應付生活開銷。一聽改裝車動輒幾十上百萬的花費,老爹連連搖頭,只能由著阿福自己去折騰。
玩不起高階奢華的配置,阿福就另闢蹊徑,玩起了拼湊組裝。好在兩大市場結識的一幫朋友,給了他莫大的助力。
三年多來,阿福走街串巷回收廢品,結識的人形形色色,數不勝數。三大市場裡,幾乎沒人不認識這個半大的小夥子,阿福的身世過往,大家也漸漸知曉了。
眾人皆知,旁邊那回收站是一位老爹開的,收養了阿福這麼個懂事乖巧、吃苦耐勞的孩子。有時店家忙得不可開交,讓阿福幫忙到別家給客人取個拆車件,他二話不說,跳上三輪車,風馳電掣般就去了,那股子認真勁兒,就像是在辦自己的事兒一樣。好多店家瞧在眼裡,心生羨慕,恨不得自家孩子也能像阿福這般勤快懂事,再瞅瞅自家那在一旁吹風扇、吃冰棒的娃,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正因為大家都存了這份心思,自然而然地,對阿福格外關照。一有廢品要處理,立馬打電話給老爹,指名讓阿福來拉,有時還熱情挽留他吃頓飯,有啥好吃的,也不忘給他留一份。搞得好多店家的孩子都誤以為自己不是親生的了,醋意大發。
老爹目睹這般情形,心裡滿是欣慰;阿福呢,也沉浸其中,樂此不疲。他自幼缺失母愛,如今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穫了他人的關懷,得到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快樂,更是那足以溫暖人心的脈脈溫情。
更難能可貴的是,阿福這孩子有啥不懂的,逮著人就虛心請教,那些店家朋友也都不厭其煩,耐心地給他答疑解惑。有時店家忙不過來,還會讓他晚上過來幫忙。就這麼三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