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阿拔斯王朝(1 / 1)

阿拔斯王朝(abbasid dynasty)是阿拉伯帝國的第二個世襲王朝,古代中國史籍中稱之為黑衣大食。該王朝於750年取代倭馬亞王朝,定都巴格達,後於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滅。阿拔斯王室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裡卜的後裔。在該王朝統治時期,中世紀的伊斯蘭教世界達到了極盛,在哈倫·拉希德和馬蒙統治時期更達到了頂峰。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特別是哈倫·拉希德和馬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帝國仿效波斯舊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重視興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帶、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等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帝國境內的豐富資源和過境貿易,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佈亞、非、歐三大洲。巴格達成為著名的世界商業和貿易中心之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創造出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伊斯蘭教已成為埃及、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9世紀中葉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阿拔斯王朝進入分裂和衰落時期。突厥將領握有軍權,專橫跋扈,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如阿拉伯人在北非的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789年 - 956年)和艾格萊卜王朝(800年 - 908年);在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929年 - 1003年);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在埃及、敘利亞和葉門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171年 - 1250年)。此外,還有兩個哈里發王朝:一個是法蒂瑪王朝,該王朝是當時最強大的哈里發王朝,中國史書稱之為綠衣大食;另一個是由倭馬亞人後裔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在西班牙建立的後倭馬亞王朝(929年 - 1031年),建都科爾多瓦,中國史書稱之為白衣大食。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及其後的兩位統治者在位時期,阿拉伯人在西部的統治達到極盛時代。當時,科爾多瓦與巴格達和開羅齊名,成為阿拉伯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對阿拉伯文化在西方的傳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3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族群矛盾、教派矛盾、階級矛盾、經濟矛盾都已經到了總爆發的邊緣。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領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拔斯王朝遂亡。

:()來自羅馬的異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