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甄府內堂之中站著一位年近半百的老者,老者頭戴黑色冠冕身穿青袍腰間別掛玉佩,老者手扶泛白的鬍鬚,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
趙武看見老者後剛要開口,只聽到老者率先說道:你就是趙武小友吧?老夫甄氏家族現任族長甄逸,歡迎小友前來,趙武肅然回道:在下正是井徑趙武,冒昧來訪還望海涵。
甄逸迎著趙武說道:小友到來,歡迎之至。趙武隨後從懷中拿出四本書籍遞到甄逸跟前,甄逸看到新的書籍正上方寫著《詩經》二字,頓時眼前一亮,連忙問道:這難道是小友新編輯的書籍?
趙武回道:不錯,此書正是給您的見面禮,還請甄前輩笑納,甄逸沒做推辭而是笑著接過書籍,連忙翻看起來,嘴裡還唸叨著,不錯,不錯,這幾天剛看完《論語》,這新書來的真是及時,翻看完上面的第一本《詩經》後,而後繼續翻看第二本書籍《尚書》接著第三本《禮記》最後第四本《周易》。
等到四本書籍全部大略看完後,甄逸直呼妙哉,臉上更是喜笑顏開,連忙對著趙武說道:小友真乃神人也,居然能夠將這些文學全部描寫於這輕巧的書本之上,真是開了古今文學的一大篇章啊,有了這潔白輕巧的書籍,文學知識能夠更加快速簡單的傳播,真乃我等文人之福也。
不過就是這些書籍的數量太過稀少,可惜可惜。。。
甄逸繼續說道:不知小友祖上是何貴人?
趙武心中暗想(這老頭是想盤盤道啊),笑而答道:祖上曾是趙國族人,奈何家道中落,先祖為躲避戰亂之苦,願意偏安一隅得以偷生(趙武來之前就已想到過這種情況,先編了個戰國時代趙國先祖混淆視聽,避免露了馬腳,落入下風),原來管事甄銅去過趙武家中送貨之後,就立馬書信上報甄逸信中說到趙武家中高牆林立,武衛森嚴頗有佔山為王的態勢。甄逸聽聞點頭算是認可了此事。
趙武不願一味被甄逸提著問題牽著鼻子走,隨即對著甄逸說道:不瞞前輩說,此次前來除了專門拜訪甄氏族長之外也有一些想法想和前輩商談,甄逸一聽只得說道:願聞其詳。
趙武隨即將自己的來意說明:此次前來,除了帶給前輩的四冊書籍之外,我還將上述書籍各帶來了一百本希望能夠與前輩在中山郡展開合作事宜。
甄逸一聽四冊書籍各帶來了一百本,那就是四百本書籍,這可不得了,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而且書籍種類也變得繁多起來,更具有價值!
甄逸整理心情後淡定說道:小友此次可是有備而來啊,不知打算和我們甄氏商行如何合作?之前我的管事甄銅不是已經與你約定在先,小友也答應與我們甄氏單獨合作書籍的販賣嗎?難道是小友想要變卦?
趙武笑著說道: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在下此次前來想要談的合作是想與甄氏商行展開更大規模的合作,而且我打算和您合作在中山郡開設一間書館。書館?甄逸問道:何為書館?
趙武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書館就是能夠販賣書籍和供文人墨客看書的地方,而且書館還能夠販賣與書籍相關的貨物,比如筆墨紙硯,紙張,信件等等。
甄逸一聽更是眼前一亮:想了想趙武的說法,可以肯定,只要這各種經典書籍一經販賣,一定會引起轟動,到時候連帶的貨品也會隨之銷售一空,真是新奇的想法!
不等甄逸停歇,趙武繼續加碼說道:等到書館開張之後,我能保證甄氏商行每月得到不低於五百本書籍的販賣數量,而且日後書籍的產能還有可能增加,甚至我們能夠把書館開到更遠的地方進行推廣!
甄逸聽完完全被趙武的設想震驚了,原來他還顧慮到書籍的生產數量不足,不能將書籍推廣開來,但是聽完趙武的設想,這些將不再是問題。書館的開張勢必會引起文人的競相追逐,當然也會引起其他世家的阻撓,看來書籍的利益還得好好籌劃一番!
甄逸這下被趙武牽著鼻子走了,只得繼續問道:那小友對於書館的利益分配如何規劃?
趙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淡定的喝了口茶,才繼續說道:前輩不必擔心,書館的所有收益還是按照之前說的五五分成,我們負責書籍的生產和運送,甄氏負責書館的運營。
甄逸一聽心中暗道:這事他居然沒有漫天要價,看來還是別有所圖啊。
甄逸看向趙武說道:那就依小友所言,我們甄氏儘快籌措書館的開張事宜。
趙武趁熱繼續說道:實不相瞞小輩我還有一事想要請甄前輩幫忙,甄逸一聽就猜到了趙武別有所圖,點頭看著趙武示意他繼續說,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