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新縣令袁弘(1 / 2)

就在趙鎧緊鑼密鼓的招募井陘縣軍營士卒和訓練士兵的這幾日,井陘縣新上任的縣令也是來到了縣衙,此人姓袁名弘乃是汝南人士,新縣令來到井徑,並沒有新官上任所謂的三把火,而是對著井陘縣的各個官員相互認識,噓寒問暖,尤其對於趙鎧這個皇帝陛下封賜的蕩寇將軍,更是青睞有佳,口頭上沒少誇讚趙鎧。就這樣,井徑縣的一眾官員看似融洽的進行了交接儀式。

等到趙鎧回到家中,將新縣令的來歷和趙武說了一番,趙武一聽頓時又是一陣頭大,無他,只要聽見這汝南袁氏四個字,趙武就覺得此人必有目的而來!

最後趙武也是沒有辦法的扶了扶頭說道:“父親,這袁家四世三公,人才充裕,此人既從汝南而來,必定也和袁家有所關聯,我們之前遇到的袁家袁朗死亡一事,必然是被袁家惦記上了,看來日後父親行事還要多加提防才是”!

趙武這麼一說,趙鎧才幡然醒悟,心道:“這袁家怎麼就死纏我們不放了?要不是我兒提醒,我還笑呵呵的和這袁弘敘事聊天呢”看來日後行事還需小心謹慎才是!

公元181年8月,夏,這幾天隨著袁弘的到來,常山郡周邊,乃至整個北方地區都迎來了大範圍的降雨,對於去年的乾旱少雨,這次的暴雨傾盆而下,無疑是給百姓們帶來了些生存的希望。

可是這暴雨連綿不絕,從早晨下到傍晚,又從傍晚下到清晨,一連下了三天,都不見雨停歇。這第三天,趙鎧在家中也是接到傳令兵急報,說是縣令袁弘有急事相商,傳趙鎧前去縣衙議事,趙鎧心中隱約有了幾分猜測,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帶著十幾名騎兵護衛跟隨而去。

等趙鎧到了縣衙,脫去身上的斗笠和蓑衣,抖了抖面上的雨滴,這才看見縣衙裡已經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官員,這是縣令袁弘看到趙鎧到達也是連忙派遣小吏去給趙鎧倒茶,隨後袁弘見眾人差不多到齊,就開始說道:“諸位同僚,此次召大家前來,實乃事態緊急。

近幾日連逢大雨,許多百姓家裡房倒屋塌,更有上游河道暴漲,預要衝毀下游農田和百姓居所。當下我們必須儘快想出應對之策。”眾官員聽聞皆面露憂色,交頭接耳起來。

趙鎧站起拱手道:“大人,末將以為當務之急是疏散下游百姓至高處,再徵集民夫加固河道堤壩。”袁弘微微點頭:“趙將軍此計甚好,只是如今縣城人力物力有限,若要快速行事,恐需藉助外力。”

這時縣丞先行開口:“大人,可否向附近郡縣求援,或者上報朝廷請求賑災物資?”袁弘手撫鬍鬚沉思片刻:“上報朝廷怕是遠水難解近渴,而附近郡縣恐怕自身亦受災不小。不過仍可一試。

本縣令決定先開倉放糧救濟那些房屋倒塌的災民,同時組織百姓自救。趙將軍,就由你負責帶領士卒疏散民眾以及加固堤壩之事。”趙鎧領命。而後眾人各司其職,紛紛投入救災之中,暫時放下了彼此間的猜忌與防備,一心只為救助百姓於洪水危難之間。

趙鎧得令後,迅速召集縣裡的八百士兵。他深知時間緊迫,一刻也不敢耽擱,便帶著士兵拿著防洪工具,朝著堤壩源頭進發。一路上,只見雨水如注,道路泥濘難行,士兵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前行。

抵達堤壩源頭後,趙鎧發現情況比想象中更為嚴峻。河水洶湧澎湃,大有決堤之勢。他立即指揮士兵們搬運麻袋砍伐木頭加固堤壩,自己也親力親為。然而,水流太過湍急,剛堆砌好的一個缺口,又有其它缺口逐漸溢位洪水。

這時趙鎧派遣前去縣裡求援計程車兵已經返回,對著趙鎧說道:“縣令回覆說他招募的求援百姓隨後就到。”趙鎧一聽也是大喜,對著下面搶工計程車卒說道:“弟兄們加把勁,縣令援兵立刻就到!”

可是趙鎧等人不顧瓢潑大雨,搶修兩個時辰也不見縣裡有人前來救援,此時天色漸暗,還有幾處缺口時有洪水溢位!就在這危機時刻,趙鎧終於在遠方聽見了有人高呼聲。

高順一來便大聲喊道:“趙將軍莫慌,我等來助你。”原來高順所在虎賁營收到訊息後,趙武深知事情危急,故而安排高順帶著四百名虎賁營兵士以及王雙和李進的二百餘名騎兵營人員前來。

趙鎧大喜過望,忙與眾將士一同投入搶修。有了生力軍加入,修補速度大增。但那縣令袁弘招募的百姓始終不見蹤影。

此時袁弘正在城中糧倉處,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原來他故意拖延百姓不來救援,意圖借洪水除掉趙鎧,好回去向袁家覆命。

這邊堤壩上眾人齊心協力,最後一處漏洞也被趙鎧帶領士卒修補好,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