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問道:“讓父所言何人?”張讓上前答道:“回稟陛下。正是常山郡井陘縣蕩寇將軍趙鎧,其子趙武被舉孝廉,也曾多次建言徹查太平教眾,此父子二人皆是我大漢忠臣”!
漢靈帝聽完大喜,自己也想起來了這趙鎧和趙武父子二人,於是問道:“那依讓父之意,應該如何派遣這二人為好”?
張讓思索一番,自己心裡也不太確定將來的變化,萬一這趙鎧父子二人兵敗,那自己豈不是也有被連帶責罰的危險?於是思索片刻後答道:“回稟陛下,可先提拔趙武為騎都尉,派人命令這父子二人共同統兵,先清剿常山郡周邊的叛軍,而後配合左右大軍,共同剿滅黃巾餘孽”!
正所謂上陣父子兵,張讓這一建議直接把趙武這個十五歲的孩子提拔為了騎都尉,也算是皇帝的認可和信賴,同時讓趙鎧和趙武一同先清剿常山郡的賊寇也算是穩紮穩打,不會出什麼大亂子,最後如果這父子二人作戰順利,屆時可以和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人兵合一處,屆時打了勝仗,張讓自己也算是舉薦有功,兩全其美!
公元184年3月底,最為關鍵的第三道詔書,則是大赦天下黨人。此前,由於黨錮之禍,許多士族人士遭受打壓排擠,心中難免存有不滿。如今,漢靈帝一舉解除了長達十六年之久的黨錮禁令,此舉無疑極大地緩和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避免了那些心懷怨恨計程車族倒向黃巾軍一方,從而穩定了朝局。
於此同時,身在常山郡井陘縣的趙家,趙鎧趙武等人也是接到了漢靈帝下的聖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著井徑趙武為騎都尉,命蕩寇將軍趙鎧,即日起全力清剿常山郡黃巾反賊,隨後與朝廷左右大軍兵合一處,清除張角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