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五十名士兵擴充到騎兵護衛之中,這騎兵人數雖然得到擴充,但是戰馬的數量卻是有所減少,為此後面趙武不得不安排人員帶著錢財去幷州丁原處買馬,以充騎兵戰馬損失。
最後是井徑縣兵和民兵團各自得到補充,也使得民兵團人數直接擴充到了一千五百多人,當然,這些俘虜還要受到趙武等人的監督,看其日後表現,如果聽從指揮,奮勇立功,最後才會贏得認可,視為趙家士兵!
話說褚燕,帶著十幾名心腹一路南逃,期間雖然狼狽,但是不過一日,褚燕等人逃到附近關縣時發現,這關縣縣城也是被黃巾士兵佔領,眾人這才鬆了口氣,這時有人對褚燕建議到:此間乃是己方所佔之地,渠帥何不振臂一呼,屆時又可東山再起!
褚燕不疑有他,於是進入關縣城中,亮出自己黃巾渠帥的名號,隨即有部分黃巾軍前來相投,不出兩日就召集到了五千餘眾,但是原本佔據關縣的黃巾軍頭領名叫李豹,乃是關縣有名的潑皮無賴,也是藉此機會從中取利,隨著黃巾之亂,聚集一眾呼朋好友,殺了縣令,佔據此地稱王稱霸。
此時李豹見褚燕亮出自己黃巾渠帥的威名,自己卻並不是什麼真正的黃巾首領,也不好與褚燕相爭,任其作為,隨後褚燕不出兩日就從新募集五千餘眾。
這日,褚燕見手下黃巾兵重新聚集,也是高興,這時一起逃過來的王當就建議褚燕何不殺了李豹以代這關縣頭領之名?
褚燕雖是高興,但是前幾日自己和趙家作戰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也是給了褚燕一個警醒,褚燕心想自己在真定縣聚集三萬餘眾黃巾軍還會被打敗,如今自己麾下只有五千餘眾,如何是那官兵的對手?
於是褚燕思來想去之後決定和李豹見上一見,期間褚燕也是直接表明自己無意和李豹爭奪關縣的統治,李豹一聽也是心中高興,隨即褚燕要求李豹提供一部分錢糧物質,自己則是帶著手下去其他地方發展,於是李豹也是欣然同意了褚燕的要求。
殊不知,褚燕想的則是將李豹當槍使,自己知道趙家軍的厲害,需要自己厲兵秣馬重新積攢力量,以後才有可能一雪前恥,此時就先讓這李豹替自己阻擋一下趙家軍的兵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