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清晨,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晨曦透過淡淡的霧氣灑在了大地之上。趙鎧身騎一匹雄健的戰馬,英姿颯爽地率領著高順、李進和王雙等一眾將領來到了關縣城下。此時上前出戰的是虎賁營和騎兵護衛以及縣兵等一千五百餘人,他們個個身披鎧甲,手持兵刃,威風凜凜,氣勢如虹。
只見李進手提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躍馬而出,按照事先擬定好的計策,開始在陣前大聲叫陣。他那粗獷的嗓音猶如驚雷一般響徹雲霄,口中更是毫不留情地痛斥著黃巾軍頭領李豹及其全家老小,言語之刻薄,讓人聽後不禁面紅耳赤。
李豹聞得此聲,頓時怒髮衝冠,氣得哇哇大叫。他哪裡能忍受這般辱罵,當即拿起身旁大斧,率領手下黃巾軍兵馬衝出城門,徑直朝著李進撲來。兩人瞬間交上手,刀光斧影交錯閃爍,一時間難分勝負。
然而,經過三十多個回合的激烈廝殺之後,李進漸漸露出疲態,裝作不敵對手的樣子,虛晃一招,然後撥轉馬頭,策馬疾馳而去。
李豹見此情形,心中大喜過望,以為勝券在握。他豈肯輕易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於是毫不猶豫地指揮著手下的黃巾軍士兵們追殺上去。趙鎧等人見狀,也紛紛佯裝敗退,並不與之正面交鋒。他們且戰且退,有意引導著李豹和他的軍隊一步步陷入自己精心佈置的陷阱之中。
李豹此時已經被勝利的慾望衝昏了頭腦,全然沒有察覺到對方的意圖。他一邊高聲呼喊著,催促身後的黃巾軍加快追擊速度,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兵器,恨不得立刻將趙鎧等人斬於馬下,以解心頭之恨。殊不知,一場巨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降臨……
趙鎧等人一路退至一處山谷之中,此處乃是他們事先選定的埋伏之地。兩邊高山險峻,樹木繁茂,只中間一條小道可行。
李豹追得興起,並未覺察到此地的危險,只是帶著兵卒一股腦兒地衝進谷中。待其大部進入之後,忽然一聲鼓響,山上滾木礌石俱下,只見黃巾軍士兵被截成兩半,黃巾軍頓時大亂。
趙鎧見狀,大喝一聲:“將士們,殺敵報國就在此時!”於是率高順的虎賁營列陣向前進攻。李進、王雙等眾將士也是回身向前衝著李豹處衝殺過來!
這時趙武帶領的民兵團和新募集的鄉勇共計一千五百餘人,從兩旁殺出。黃巾軍受此驚嚇,又處於劣勢地形,一時之間難以抵抗。
李豹心中大驚,知道中計,卻不甘心就此失敗,妄圖拼死一戰。但高順所率虎賁軍皆是訓練有素之人,手持大盾,穩步向前,越戰越勇。將李豹等人死死壓制在山谷之中。
這時身在趙武旁邊的趙雲,看著下面激烈的戰況也是緊了緊手中長槍,對著趙武請戰道:將軍,下面激戰正酣,末將願帶領前去支援。趙武聽聞卻是面露苦澀,自己生怕趙雲剛剛下山沒有實戰經驗傷了自身,不過看到趙雲躍躍欲試的神情,知道趙雲好戰心切,趙武也不好再做壓制。
趙武只得對著趙雲說道:子龍兄,不是和你說了嗎,咱倆年紀相仿不要稱呼我為將軍,你我兄弟相稱即可。這時趙雲心在戰場也不好推辭,就再說道:好吧,那你看為兄我去助谷下蕩寇將軍一臂之力如何?
趙武只得安排身邊護衛隨著趙雲下山而去,這時只見趙雲騎著一匹戰馬衝著黃巾軍主將李豹而來,這時李豹前後呼叫指揮士兵抵抗,並沒有注意到從側面騎馬殺來的趙雲,只見這時趙雲順坡下山,騎著戰馬一躍衝到李豹身旁不遠處。
只見趙雲雙目圓睜,口中暴喝一聲:“賊將看槍!”聲如洪鐘,震耳欲聾。話音未落,他手中那柄寒光閃閃的長槍已然如蛟龍出海一般,帶著凌厲的氣勢直刺向李豹。
李豹正全神貫注地與前方敵人廝殺,猛然間聽到這聲怒喝,頓時驚覺側面有強敵來襲。他來不及多想,匆忙側身閃躲,但終究還是慢了一步,只聽得“哧啦”一聲,他的手臂已被趙雲那迅猛無比的長槍劃出一道長長的口子,鮮血瞬間湧出。
李豹吃痛,不由得心頭大怒,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他怒吼一聲,雙手緊握大斧,用盡全身力氣朝著趙雲狠狠砍去。那斧頭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帶起一陣勁風,彷彿要將趙雲一劈兩半。
然而,趙雲卻不慌不忙,只見他手腕輕輕一抖,那長槍猶如靈蛇般靈活地一轉,輕輕鬆鬆就用槍桿擋住了李豹勢大力沉的一擊。緊接著,趙雲趁勢一掃,長槍化作一道銀色的閃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著李豹橫掃過去。
李豹心中一驚,連忙向後躍出數步,方才勉強穩住身形。經過這一番交手,他已經深深感受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