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三說著就要起身下跪請罪,李言一把扶住了胤祥,將其按在椅上,聲情並茂的說道:“皇阿瑪曾經對我說過,若論才能,你不及他們;若論胸懷大度,他們遠不如你。”
“若任命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為儲君,其它人都會不得善終。只有你繼位,才能保全他們,他們才能平平安安的渡過一生。”
“皇阿瑪臨終時,拉著我的手,囑託著,要善待你那些兄弟,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傷害他們...”
“皇阿瑪在彌留之際,被病痛折磨的痛不俗生,連呼吸都困難,幾乎喘不過來氣,還苦苦叮囑,眼神中帶著哀求...皇阿瑪是真的擔心你們,臨死還放心不下,惦記著你們呢!十三弟...”
老十三聽到李言描述的康熙臨終的場景,彷彿看見老爺子彌留之際,千叮嚀萬囑咐。
胤祥眼中含淚,嘴唇顫動,神情悽婉的,終於忍耐不住,撲倒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
“皇阿瑪...”
“兒臣有罪...”
“其罪當誅,兒臣該死啊!...”
右手握拳,死死的捶打著地面...
李言將胤祥攙扶起來,動情的說道:“十三弟,你知道嗎,皇阿瑪曾經和我說過,朕這麼多兒子裡,朕最疼愛十三。胤祥這個人,為人坦蕩,胸懷磊落,重情重義,沒什麼野心,而且對朕最是孝心。”
“若是朕有一天落難了,最後待在朕身邊守著朕的,一定是十三!”
“皇阿瑪,兒臣不孝啊...”
胤祥聽到這裡,似乎想到了康熙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慈祥的對自己說著話。
一時之前,情連肺腑,觸及靈魂,更是哀痛難忍,悲傷的不能自已!
等到老十三哭過一陣,緩了緩。
李言將胤祥拉到椅子上坐下:“當時,我問過皇阿瑪,那為什麼不立十三弟為儲君呢?十三弟,你知道皇阿瑪是怎麼說的嗎?”
“皇阿瑪,他老人家...”胤祥囁嚅道,有些惶恐,想問又不敢問,眼神祈求的看著李言。
“皇阿瑪說,胤祥是個好兒子,但卻不適合當這大清的君王。他的心裡地光明的,性情太直,沒有城腑,眼裡不揉沙子,容易被人利用,最後毀了自己。所以,朕將他關在宗人府裡,就是想保護他,不願他參和諸子奪嫡,身陷不測。”
“可是,沒想到宗人府都護不住他,他還是跳了出來,一頭扎到了這深不見底的旋渦之中。”
“皇阿瑪,兒臣直到今天,才明白您的苦心,兒臣萬死啊...”
聽到這裡,胤祥眼中閃過悔恨的神情,原來皇上圈著自己是為了保護自己,但自己卻...
“皇阿瑪說,胤祥雖然參和到這裡面,但朕知道,他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而是為了兄弟情誼,這更是難能可貴。以後你登基了,找個機會,把他放出來,他必定會像對朕一樣忠誠於你,對新朝盡心盡力,扶保我大清社稷。”
胤祥痛苦的閉上了眼睛,表情掙扎,雙拳緊握,顯得內心極為不平靜...
“當時我就和皇阿瑪求情,說現在朝中正是用人之際,將十三弟放出來吧。皇阿瑪卻說,胤祥參與叛亂,若是將他放出來,那老四老八呢,老十四隆科多呢,都赦免了嗎?若是這樣的罪名朕都可以寬恕,那律法何在,朕的尊嚴,朝廷威嚴將蕩然無存。”
“朕不殺了他們,已然是法外施恩,這種罪名若放在其他人身上,就是誅九族,都不為過。”
“何況,即使朕顧念骨肉親情,他們出來後,能服你嗎,能安安份份的,不再圖謀造逆嗎?那樣不但害了你,也害了他們,還要連累不知道多少無辜的皇子大臣,百姓也將陷入動盪,至使生靈塗炭天下不安!”
胤祥苦澀的說道:“罪臣落得今天的下場,都是疚由自取,罪臣心服口服,沒有半點異議。”
李言表情緩了緩,露出了一絲溫和:“可是皇阿瑪說了,朕只能管自己,管不了身後之事,若是你以後登基了,你想做什麼,朕管不著...”
“不過,胤祥朕是知道的,他不會有二心的。至於其它的人,朕瞭解,恐怕一時半會兒的,不會甘心的,以後再說吧...”
“十三弟,今天朕就要放你出宗人府...”
胤祥驚呆了,萬萬想不到以自己的罪行,有生之年,還能得獲自由。
眼神複雜的看著李言,良久,搖了搖頭,沉重的說道:“皇上,罪臣罪大於天,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