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面見康熙(2 / 3)

“一路南下,看見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百姓衣衫襤褸扶老攜幼,隨處都能看到餓死的人。兒臣這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如京城一樣,所有的人都能像兒臣一樣享受皇阿瑪關愛。兒臣心急火燎的趕到揚州,那裡的情況更為嚴重,千頭萬絮,雖然兒臣拼命的想辦好差使。可兒臣年幼,不通世事,也從來沒出過京師,在皇阿瑪的護佑下也更沒吃過什麼苦,兒臣磨穿了鞋底,費盡了口舌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看著大片大片被飢餓和病苦折磨的痛不欲生的災民,每時每刻都有人餓死,每日推出去掩埋的屍體都有三大車子,有老人,有婦女,有孩子還有壯年!一群一群的災民用祈求的目光看著兒臣,期待兒臣能給他們一些糧食,讓他們能活下來。”

“那一刻,兒臣無比痛恨自己的無能,為什麼自己不能像皇阿瑪一樣輕輕鬆鬆的處理好這些事情。”

聽到這裡康熙慢慢的冷靜了下來,似乎被李言的描述帶到了千里澤國,黃泛區的場景歷歷在目,角落的李德全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

書房裡只有李言的聲音不斷響起。

“幸好兒臣遇到了田文鏡,田文鏡久歷地方,因為不會逢迎巴結上官而被閒置,但才能還是有的。所以兒臣將具體事務交到他手上,在田文鏡主持下,賑災事宜才算鋪開,井井有條起來,揚州的災民也不再餓死。”

“看到那些災民因為兒臣的施粥而活了下來,對自己千恩萬謝的,兒臣高興極了!”

“田文鏡卻對兒臣說,當下最重要的並不是這裡,而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和錢財,要不了多久,就無粥可施了!他說兒臣不應該待在哪裡,粥棚裡不缺一個拿勺子的人,兒臣應該去向鹽商豪紳們籌集錢糧,有了足夠的食物,災情才能得到控制,百姓才能得到救治。”

“所以兒臣才去向揚州當地的豪商巨賈畫緣,可是,他們捐助的錢財,給災民一人施一碗粥都不夠,兒臣還要答謝他們。後來兒臣怒了,本想親自找他們算帳,但隆科多卻攔住了兒臣,說皇家聲譽不容玷汙。這種得罪人的事,讓他來,於是兒臣將尚方寶劍給了隆科多,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從這些商戶豪商手裡弄來錢糧,但決不允許動一個普通百姓。”

康熙的表情沉重起來....

“交待完了他,兒臣馬不停蹄的趕往蘇杭之地籌集錢糧,一方面是為了賑濟災民,另一方面,兒臣想到皇阿瑪對著空空如野的國庫,那一臉憂愁的樣子,兒臣心裡就跟刀絞似的,所以兒臣收受賄賂來者不拒,索要錢財貪得無厭,兒臣想為皇阿瑪籌到更多的銀子,這樣皇阿瑪就能聽吃得下飯睡得著覺了。”

“兒臣在蘇杭之地再加上揚州的隆科多,明裡暗裡的弄到了將近三百萬兩銀子和一百多萬擔的糧食。經過兒臣和田文鏡的精打細算,賑濟災民,維修河堤,還有安置百姓和災區返鄉,災民的災後重建,一共需銀二百萬兩和所有的糧食。”

“在不影響賑災的情況下,偷偷節省了一百萬兩銀子,兒臣都給皇阿瑪帶回來了!兒臣知道這些銀子不多,跟國庫裡需要的比起來是杯水車薪,但兒臣已經儘量節省了,以後兒臣一定掙更多的銀子給阿瑪,這樣阿瑪就不用為缺錢發愁了!”說著李言一臉憨厚的笑著,從懷裡掏出一疊銀票,放到了康熙面前!

看著眼前的厚厚的銀票,和老十欣喜的樣子,康熙無聲的嘆了一口氣,喃喃的說道:“痴兒,痴兒!”

“你可知道這樣做,會有多少人在背後罵你,多少人在背後恨你!”

李言聞言堅定的說道:“兒臣不怕,只要能讓皇阿瑪不在操心不在憂慮,能夠好好吃飯睡覺,不為了水災犯愁。”

“兒臣就是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兒臣也不在乎!”

看著眼前的老十一臉憨直的樣子,想到這孩子從小就是個倔強耿直的性子,不管怎麼樣,這都是自己孩子的一片孝心。老十從小嬌生貫養,沒辦過政務,沒接觸過地方,他怎麼會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

以後慢慢教就是了,難得老十一片赤子之心,康熙慈愛的看著十阿哥,說道:“可是這樣收錢畢竟不好,這次就算了,下次別再這麼幹了!”

李言臉色嚴肅了起來,摘下紅頂子放到面前,沉重的說道:“皇阿瑪,兒臣這樣做皆竟犯了國法,請皇阿瑪責罰!兒臣自請革去郡王頭銜,以示懲戒!”

“皇阿瑪若是袒護兒臣,怎麼和朝中的大臣們交待!”

康熙聽到這裡,心裡一陣感動,明知道這樣會受懲罰,為了自已這個父親,還是要這麼幹,而且事後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