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願得良嗣陵丘日(2)(1 / 2)

小說:乾心論道 作者:客笑而還

“陳子正一路向東,擺明了要尋老道不是,都說說罷,為今之計,如何是好?”

鍾季拙嘆氣一聲。

右長老風神沛,額頭高鼓,頭髮稀疏,老態比鍾季拙更甚,年歲約莫與襄公矩相差無幾,是當今止休宗歲數、輩分最高之人。

“子正歸來,倒也無甚不妥,宗主與他說清事實便是,子正非是妄人,總該講理。”

風神沛拄著一根銅杖,杖頭形似鵜鶘喉囊,因而常被人稱為“銅鵜翁”。

“唉!老道又如何不知陳子正為人?怕只怕他,只用鈞平同我說話罷了!”

鍾季拙只要一想到當年陳仲留居竹山,長、元兩州交界左近,那叫一個風清月朗、天下太平,若有哪個不開眼的膽敢在此犯事,當即就會有森森劍光亮起的往事,便覺頸下生寒。

更別說,當年的陳仲都沒有突破感應,如今的陳仲則有可信訊息表明,他突破了!

當然,話說出口。

鍾季拙就深覺失言。

什麼“怕只怕”啊?

他堂堂前輩大修士,於元真之境早達圓滿,更是一宗之主,怕一個後生晚輩,像什麼話!

“咳!老道卻也不是心虛,當日後山,只得嵇慷、司茂與老道三人,如今一人亡故,一人逃逸,老道又如何說得清?陳子正又如何肯信?”

銅鵜翁風神沛不說話了。

他是支援鍾季拙做出的入世決定的,可是時日長久之後,止休宗的種種變化,以及鍾季拙嘴上所說,身體所行,總讓風神沛感覺哪裡不太尋常。

嵇慷之死,更是把這疑慮推至頂點。

再一邊。

左長老傅碔開口道:“宗主所慮亦無不妥,既然礙於事實不清,為免同門相殘之憾,宗主或可暫且出外訪友,待得司茂處有了定論,那時想必子正當自冷靜下來,這再與他開釋誤會,定也不難。”

傅碔乃祖州道北地郡傅氏子弟,出身背景與鍾季拙相似,於止休宗中,兩人便頗為投契。

此時提議,甚合鍾季拙心意。

鍾季拙之所以要發起集議,為的不就是這嘛!

他堂堂宗主,聽說某人要來尋他晦氣,立刻就一聲不吭,抱頭鼠竄,等宗門內弟子們都知道了,他還做什麼宗主?

但若有宗內其他人提出這建議,他再順勢答應下來,就算局面仍舊不怎麼好看,卻也勉強說得過去。

“遜真所言……”

傅碔字遜真。

鍾季拙拖著長腔,目視站位更遠處的幾個執事。

這些人都是在鍾季拙接任宗主之後提拔的,哪裡不知道鍾季拙心意,當下便紛紛開口贊同。

很好,這下子是眾望所歸了。

鍾季拙即刻交代左右二長老,一定要代替他這個宗主,招待好即將到訪的同道好友,他這個宗主為了追尋大道,立即就要啟程遊歷去也。

從陳仲踏上長州道,被阮集尋到的訊息傳到止休宗,到鍾季拙手挎麈塵,登車遊歷,前後不過一刻鐘。

與此同時。

泰山郡,羊氏深宅之中。

全天下人恐怕都意想不到的一幕,正在上演。

表演了單騎奪權的高調大戲的司茂,正抓著羊古的手臂,涕泗俱下!

“世伯救我!那、那陳子正來了!”

羊古長姐正是司帥之妻。

雖說當世門閥世家的親緣似乎不大可靠,親兄弟如孫吳諸葛瑾、季漢諸葛亮,尚且分侍二主,主張、志向俱不相同。

但也並不是說所有的親緣關係,都不可靠。

羊古便因長姐之故,與司氏兄弟始終保持著暗中的默契。

司帥、司旦,表面上看起來藉著孫吳侵攻,獲得了外出帶兵的機會,好似佔據了朝爭的上風。

但這種純粹看重兵權的角度已經過時了。

推行形名說的魏國,最大的強權在於官位,在於掌握了官位晉升貶黜之權的朝堂中樞!

司帥、司旦是在朝堂上大敗虧輸,被曹爽趕出了雒都的!

司旦一到地方,立刻彈劾羊古,實質目的是與羊古劃清界限,以免萬一後面局勢變得對司氏兄弟更不利的時候,羊古也被牽連。

保住羊古,便是在為司氏保留後路。

羊古對此心領神會,所以才非常順從地閉門不出,甚至暗中配合司茂奪權,劃清界限的同時,順便再表現一番自身的謙遜、不戀棧權位的高風亮節,更可以在不明此中真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