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在處置架碓寨各項事務上手忙腳亂,能力不足,但廖希同給與的任何建議,姚元起也不是放棄了思考,完全照辦的,只是一件件事情思考下來,姚元起除了生出“原來如此”的感慨,便沒有其它什麼發現了。
廖希同居然完全沒有趁機作亂,從而逃走的意圖,反倒是真的全心全意相助。
這又讓姚元起有些動搖,難免對此人感觀複雜。
毛綻聽罷,也自稀奇,按照姚元起所說,廖希同行事之風,實質上並非什麼獨特之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毛綻自上任以來,接觸焦縣那些尋常百姓的數量眾多,其中很多人都是類似於廖希同的,思考、做事,常常跳躍來去,無法以某一種不變的出發點去做推斷。
就如說起鄰村的某人偷雞,義憤不已,若是忽然說到自家親戚中有個遊手好閒之徒偷雞被抓,便又多尋藉口開脫。
原本毛綻以為,這是在那些人心中,“關己”與否,超過“道理”的重要性,才造成的差別。
然而,那許多人議論偷雞之事,常常三兩句話就從偷雞講到哪種雞更好,如何養雞更好,甚至能為此而互相爭吵起來!
以毛綻、姚元起這樣的人,絕難理解那些人所思所想,又為何會那般做事。
但事實就是,世間這等人從不少見。
或許,廖希同也是其中之一?
“二位何必猜測?廖某自知罪孽深重,得娘娘點醒便決意改過,若是一條性命尚且不可抵償,那麼這鬼神之身,一併由縣守判罰便是。”
廖希同不知何時來到了兩人身邊,待毛綻、姚元起略顯尷尬地看過來時,廖希同卻是並不在意,架碓寨中又有事情需要處置,他是為此才找過來的。
毛綻、姚元起互相對視一眼,被橫山娘娘點醒?
難道,那位名不見經傳的神只,真有如此法力?
姚元起忽而心中一熱,若橫山娘娘當真是他女兒……
:()乾心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