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武教習”
“我父親去哪了?”老王適時插話。“老爺被當今皇上徵調去守邊關了,到現在已經八年了,三年前傳回資訊,說老爺巡邊的時候失蹤了……”胖管家說完眼淚又流了下來。
皇上?老王看了看古裝的管家,又看了看古色古香的房間,tm的……趕緊拿出被子裡的手看了看,除了虎口上的繭子外手還算白嫩,說明年紀不大。
管家卻沒有注意到老王的舉動,繼續說道:“說那六房老爺還是老一套說辭,是因為一年前您的四個大丫鬟梅、蘭、竹、菊也是這麼被要走的,一年前姜先生舊傷復發去世了,六房老爺就開始步步緊逼,先是跟少爺您要功法,您不給。又開始要人……”
老王從遊離狀態醒過來,抬眼看著管家道:“我一共有幾個丫鬟?”
胖管家道:“您一共就五個丫頭,都被六房老爺要走了。”猶豫了下繼續說道:“梅、蘭、竹、菊要去後許配給了六房新招攬的四個家將,小翠,小翠……聽說六房老爺要納她為第六房小妾……”
我日……老王心中一萬匹草泥馬奔過,“我為什麼不去找六房老傢伙理論,反而去找大夫人?”老王問管家
胖管家看了看老王,嘆口氣說出了原因。原來,老王所在的王氏一族是當今大正皇朝的旺族,有一主六偏共七房,其中七房也就是老王所在的一房人丁最稀少,老王的爺爺輩共四個兄弟,王大忠、王大勇、王大仁、王大義,其中只有老王的爺爺王大忠開枝散葉了,生了兩個兒子王烈、王鋒,其他三個爺爺尚未娶妻盡皆戰死沙場。
等到老王父親這一輩也沒好哪去,大伯王烈(偏將)跟隨爺爺王大忠(總兵)戰死在兩界關,父親王鋒(總兵)應召巡邊時失蹤,留下獨子老王交託給師兄姜憲姜先生照顧,姜憲是王大忠的徒弟,任軍中偏將,衝陣時被流失射中腹部,始終無法痊癒,便退役休養。
八年前王鋒應召巡邊,便委託姜憲照顧獨子。三年前得知王鋒失蹤,本來有傷的姜憲立即趕往兩界關尋找師兄,一年前被邊軍送回七房所在的襄陽城,交代完後事就一命嗚呼了。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六房大爺開始欺負七房。
說起來這也是老王的父親王鋒種下的禍根,八年前王鋒即將應召巡邊,留下獨子不放心,雖請託師弟姜憲照顧,但姜憲身體有傷不知能撐到何時,於是在同族中找尋可靠之人。
正巧六房剛頂門立戶的庶子王守正因分家後拮据正無著落,於是被王鋒邀請來襄陽,並把府邸分割一半予其居住,一府兩戶,中間矮牆相隔,矮牆中段有月亮門方便兩戶通行,並請託其在姜憲不便時照拂老王。
王守正依託王鋒給予的豪宅在襄陽立住根腳,並娶到了二夫人商賈世家的白氏,三夫人官宦之家的葉氏,再加之王守正善於鑽營,短短八年竟也賺的家財萬貫。
人心總是不足的,姜憲在時王守正還不敢過分,畢竟姜憲有官身而且還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武將。
姜憲一死王守正的心思就多了,先是圖謀王氏家傳功法,不成後便開始要人要地,對就是想把老王趕出去,獨霸王府。
王家一門兩總兵,府邸在襄陽城僅次於襄陽王李治,就算分給王守正的一半在襄陽也是數得上的大宅。面對十三歲的“老王”,王守正內心早就按捺不住野望了。
而“老王”雖五歲起就跟隨姜憲習文,八歲時開始練武,但十三歲的“老王”性格軟弱不敢與王守正正面對抗,只能去找王守正的正妻許氏訴苦。
許氏為人溫柔大度,對王守正的其他如夫人從不欺壓,對“老王”更是疼愛有加。
“老王”三歲時母親秦氏病逝,五歲時父親巡邊,恰此時許氏隨王守正搬至王府,便對“老王”疼愛有加,一是女人天性,二是許氏只生三女,對生兒子執念很深。但天不遂人願,不但是她,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先後生了七八個女兒,五夫人入門後更是連個女兒也沒生出來。
這次搶了小翠做六夫人一來是圖色,小翠生的俊俏,二來嘛就是還想努力一下,生個兒子繼承家業。
那日“老王”練完武后便得知小翠被六房帶走,便去找大夫人許氏求告,彼時許氏正在午睡,“老王”心急火燎更顧不得丫鬟阻撓,徑直進入許氏臥房。
叫醒許氏後便哭訴大伯欺人太甚,許氏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對於夫君納妾她無法阻撓,畢竟賢良淑德的女人是不可以做妒婦的。
她輕輕攬過“老王”的頭溫聲撫慰,說等“老王”長大了一定給他張羅個漂亮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