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撞門聲驚醒了半個望海縣城,而接近兩刻鐘的打鬥聲早就驚動了附近的鄰居,此地的坊長迅速的跑去了衙門報官。
衙門裡值班的差役睡眼惺忪的詢問情況,聽完彙報沒有敢立即前去捉拿兇犯,因為坊長說兇徒有幾十個人之多,於是又迅速召集人手,等召集了三五十個人之後,才一起壯著膽子直奔案發地點。
等他們到了案發地點發現大門敞開,進入院內濃重的血腥味兒撲鼻而來,跨過粉碎的房門進入室內,火把的亮光下三具屍體映入眼中,經驗老道的捕快立刻上前檢視。
從現場看,打鬥發生在室內,然而院子當中也發現了鮮血,從血泊大小來看殺人的兇徒有人受傷,很有可能有人死亡。
於是捕快們便尋著線索追了出去,沿途又走訪了幾家住戶判斷出這些兇徒已經出了城向渤海縣方向逃竄,
於是找來馬匹幾十個人騎著馬出城狂追,蒼天不負有心人在追出十幾裡後終於看到了前方的人影,一輛馬車十幾匹戰馬正在瘋狂的逃向渤海縣。
差役們非常的興奮,抓到了這些人可是大功一件,於是奮起直追。前面的戰馬跑的不慢,但那輛馬車卻成了拖累。
馬車本來就跑不過戰馬,何況馬車內不但裝著抓住的俘虜,還有五具他們自己人的屍體,無形中增加了負擔讓馬車跑不快。
捕快們終於在離城十五里的地方追上了馬車,雙方再次展開激戰這一次三十多人對戰十幾個人依然沒能佔到便宜,被對方砍死十幾人後一鬨而散,而對方也付出了三死一傷的代價。
等到差役們逃回望海縣後縣尊大人也被吵醒,得知三十多個捕快沒有打過對方十幾個人的時候,吉奎很是憤怒把捕快們一通臭罵。
天亮後縣令吉奎命令捕頭率領三十個捕快外加三十個弓鋪兵出城,去尋找兇徒的線索。
捕快們出城十五里的時候便看到了路邊倒伏的十幾具屍體,眾人上前將十幾具屍體抬上馬車,安排兩個捕快把屍體送回望海縣。
剩餘的五六十人繼續騎馬追擊,當眾人沿著痕跡追到渤海縣城的時候,眾人終於鬆了口氣,有渤海同行的幫助,捉拿兇犯更有把握了。
大正朝的城池夜間是不關城門的,講究的就是一個夜不閉戶的太平盛世。一行五六十人進得渤海城後,立刻引起了城內捕快和城防軍的注意。
上前交涉之後心中甚是震驚,本來望海縣死了三個老百姓,也算不上多大的案子。可又被兇徒殺死了十幾名捕快,這個案件就變得不一樣了。
於是捕快上報了縣衙,在縣令鄒正的幫助下迅速查清了昨夜進城的人是誰。據守城的官兵說昨晚只有一撥兒人趕著一輛大車進城,那是八岐國使團的車。
鄒正聽完吃了一驚,於是派人前去召會八岐使團。
八岐使團正在審問龍家逃匪,在嚴刑拷打下鐵打的漢子也難以撐得住,逃匪已經開始招供。
他承認搶劫東洋商隊的正是龍家的龍得水,在被問及龍得水去向的時候嫌犯老實回答不知道。並把他們四個人的來龍去脈交代的清清楚楚,就連把馬匹賣給了王凡,都一五一十的招了出來。
八岐使團一聽和王凡提供的資訊一致,對王凡的懷疑又降了幾分,但與王凡的仇恨卻有增無減。
畢竟被王凡殺死了三十四個武士,其中還包括四名三階武士。三階武士對於八岐國來說那也是至關重要的戰力,因為武士到了四階就很難控制了,這個仇八岐使團是一定要報的。
此時的王凡也得到了望海縣的通報,知道昨晚發生的大概情況。本來若是沒有四季酒樓的衝突,王凡有可能與八岐使團相安無事,甚至成為親密的生意夥伴。
但那事兒發生之後,這個血海深仇是無法輕易揭過的。但王凡也不懼怕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八岐使團敢跟他翻臉或者貪沒他的定金,他會把八岐使團的人全部殺光。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殺人。
八岐使團還沒來的及去找龍家,縣衙的差役便找上門來,使團研究了一下便帶著人證去了縣衙。
鄒正也是有點蒙,看著堂下的人證心中不斷衡量利弊,幫助龍家平息此事風險很大,只要按照人證的供詞去望海挖出八岐商隊人員的屍體,一切將真相大白。
可不幫助龍家後衙的九萬兩銀子不保,一時間鄒正陷入兩難之中。
杜邊看著鄒正一臉糾結的樣子,心中猜了個大概,於是站起身來說道:“縣令大人很糾結嗎?派人前去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