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抱住他的手臂,“哥哥,媽媽出門找活幹了,讓我們在家裡守著你,不準出門哦!”
現在的羅家處境可謂山窮水盡。
為救治他的重病耗光了一切積蓄,家裡已經沒有一粒糧食。
如果今天的勞作無果,一家人恐怕只能捱餓度日了。
那年是1952年,正值“叄反”
“伍反”
運動期間,工廠停工,商業活動減少。
許多行業的工人和小手工業者面臨失業。
許多家庭每月收入僅有三四毛錢,生活極其拮据。
有人甚至變賣鍋碗瓢盆、被褥以度日,很多家庭的生活狀況非常艱難。
羅慧珍外出求職,結果往往空手而歸。
家裡的東西幾乎都被賣掉換錢了。
羅建國想了想,現在上山打獵已晚,因為京郊的山遠在郊外,只好帶著妹妹們去什剎海釣魚了。
羅建國第一次認真觀察朵朵和果果:長期營養不良使得她們雖然七歲了卻顯得很瘦小,只像是四五歲的孩子模樣。
不過兩姐妹長得十分漂亮,大眼睛明亮動人,五官精緻玲瓏。
“朵朵,果果,哥哥帶你們去什剎海釣魚好嗎?”
他問。
果果雙眼發亮:“真的嗎?我們好久沒吃魚肉了!”
朵朵擔心地說:“可是哥哥,你的身體還沒好呢,媽媽說不許你出門。”
羅建國跳了幾下,說:“看,我好了。
再說,釣魚也不累。
如果累了,你們會照顧哥哥的對吧?”
“會!”
姐妹齊聲回答。
“走吧,拿上魚竿!”
兩人各拿著一個水桶,高興地跟在哥哥身後。
羅建國走在院子裡,四合院的古老建築風格讓他恍若穿越時空。
這大概是四合院的後院吧?原來他意外地買下了這裡的一間正房,按照原作的描述,原本這是個聾老太太的住處。
後來在他去世後,她就住了進來。
羅建國平靜地拿著魚竿走出後院的簾幕門來到中院。
一位身穿紅色棉襖的大肚子女人正在水泥臺上洗衣裳,看到羅建國來了,匆匆抬頭看了一眼又低頭幹活,好像躲瘟神似的。
羅建國認出這就是當初悔婚的秦淮茹。
這位年輕的十三姨長得水靈好看,但她的心腸讓人難以接受。
秦淮茹為了達到個人目的悔婚,聯合其他人排擠羅建國。
羅建國對此毫不在意。
羅建國徑直走過,留下秦淮茹偷偷抬眼瞥了他一眼。
看著羅建國衣衫襤褸還帶著兩個妹妹,再想到自己現在的幸福——賈東旭在軋鋼廠找到工作,成為鐵飯碗一族,並拜名工為師,前途一片光明。
她暗暗慶幸當年的選擇。
如果羅建國知道她的想法,一定忍不住說一句,“感謝你不嫁之恩!”
這段歷史雖已過去,但記憶卻無法抹去。
羅建國帶著朵朵果果去什剎海的路上,心裡默默思考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話說,賈東旭因為工傷意外離世後,羅建國嫁給了他。
她不得不面對命運的多舛,擔心是否是自己帶來不幸。
那段時間,什沙海連續下著大雪,為了尋找溫飽之法,羅建國帶著孩子們——朵朵和果果,踏上了去什沙海冰湖的路上。
厚厚的冰面遍佈行人的足跡,陽光灑在這冰面上,反射出道道光芒。
羅建國仔細選定了一個地方開始釣魚:這裡湖水深,光照足,想必魚兒會在這些溫暖的地方越冬。
於是,她動手破開堅硬的冰層,開始嘗試垂釣。
此時岸邊已經有幾名釣友在準備裝置,好奇地打量著羅建國。
其中一人問道:“兄弟,這麼幹能釣到魚嗎?”
羅建國苦笑回應道:“試一試,家中都揭不開鍋了,總不能再這樣捱餓。”
旁觀的一位大爺感慨說起了家裡的艱難狀況,並表示對目前生活的不滿。
而羅建國只是一言不發,專注於等待。
但半天過去,魚鉤上依舊空無一物。
兩個孩子也顯得很飢餓,不停地問能否吃上飯。
“咕嚕嚕”
肚子叫聲響了好久,讓大家都為難不已。
正當所有人都要灰心時,羅建國突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