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申安排後事(1 / 2)

小說:灌這江湖一碗酒 作者:趴牆頭

自八月十五之後,安陽城中就沒有一刻安寧。

太子李景程與二皇子李景奕重傷昏迷,被送入宮中醫治,十幾日來並沒有起色。天子震怒,令人屠盡青雲觀之人,鮮血幾乎染紅了半座仙山。事後追責,巡防營守衛不力,隋左被滿門抄斬,雷琛因不見蹤跡逃過一劫,但雷府上下皆被處決。因此事被連累的青雲山上三千巡防營官兵以及牽扯的各處官員皆被髮配邊疆,至死不得再回安陽。由於牽連之人甚廣,一時之間,整座安陽城中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雖然此事鬧得如此之大,但當今聖上李申仍舊下旨,如若任何知曉內情之人將青雲山之事傳揚出去,誅滅九族,如此倒是鮮有人再敢議論。可沒過幾日,李申也不知何故突然之間病入膏肓,癱倒在床奄奄一息。太醫診治也不明所以,只能推斷是聖上憂心思慮過甚,氣血不足,需要靜養。殊不知這是紫蘇回魂術的遺症,且李申已經時日無多。

李申又何嘗不知自己身體情況,嘆息間屏退諸位太醫,讓他們優先極力診治兩位皇子,自己則強撐一口氣喚來朝中兩位宗親以及當朝宰相。

兩位宗親是李申的兩位哥哥,分別是蜀王李湛,鄭王李澄。二人雖然已經年老,不問朝政,只做閒散王爺,但身份尊貴在朝中頗有威望。當朝宰相名為楊瑾,當年就是楊瑾盡心輔佐李申,讓他從眾皇子中脫穎而出,以非長子之身繼承了皇位。這幾人都深得李申信任,此次召他們前來也是為了安排後事。

京朝雖然與武國休戰,安穩繁榮了幾十年,但世人皆知武國一直以來對京朝虎視眈眈,妄圖殲滅。而如今京朝天子疾甚,太子及皇子又重傷昏迷,李申擔心武國會趁機來犯,到時無人掌權大局,京朝內憂外患勢必會被覆滅。如此,李申召三人前來正是要未雨綢繆。

李申明白,雖然自己下旨封鎖宮中訊息,但世上本無不透風的牆,武國國君遲早會知曉京朝宮中局面,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先穩住武國國君,方法便是和親。武國國君膝下只有一位皇子名為阿史那真,早早也被立為太子。於是李申與三人商議,自宮中選一位公主嫁於阿史那真,名為兩國聯姻慶賀修好,實為迷惑武國國君,讓他以為京朝宮中無事且還在想著聯姻修好,以此穩住他勿要輕信謠言伺機進犯。這第二步,便是要穩固朝局,此事李申可無需與三人商議,而是直接給三人下了一道密旨,暫由三人處理朝中事務,同時傾全國之力救治兩位皇子,不論太子李景程或者皇子李景奕何人先康復醒來,當即繼位主持朝中大局。在此期間,若是聖體難安突然薨逝,務必隱瞞不行喪事,直到新皇登基。李申將兩道繼位聖旨塞到玉枕之下,艱難抬手指給三人看,又吩咐近身太監明早傳旨,除他三人之外朝中任何人非召不得入宮。李申最後泣血坦言,如若天地不仁,讓兩位皇子也隨他薨逝,宗親之中能堪大用之人屆時自可搖旗立府接管朝廷,以保李氏江山,延續京朝國祚。三人聽聞頓時惶恐跪地,痛哭流涕,磕破額頭。如此,李申也算安排好了身後之事,一擺手,屏退三人,便又沉沉睡去。。

次日,李申遲遲睡到午時方才甦醒,他自知身子一日衰過一日,和親一事宜早不宜遲,可宮中未曾婚配的公主也只有七公主李襄一人,李申何嘗不知李襄的脾氣,若是她那麼好說話也早就嫁出去了,於是這第一步倒更讓李申頭疼。

而李襄此時卻還在房齡宮中思念宋陽。已經月餘未有宋陽的訊息了,李襄飽受相思之苦,日漸消瘦。倒也並不是她沒有良心,不關心父皇以及兩位兄長的安危,只是李申早已下旨嚴禁知情者透露半句,且不許任何人拜見,所以沒有下人傳話,她還真不知道如今情形有多嚴峻,只是以為父皇和兄長在青雲山受了些傷,在宮中修養,直到當日將晚時分接到父皇召見的旨意。

李襄獨自一人前往父皇寢宮,一夜未回。宋瑤擔憂,幾次三番前去探聽訊息皆被門口守衛驅趕,只得憂心忡忡地在房齡宮守了一夜。再日午時,李襄紅腫著雙眼,滿目無神,失魂落魄地走進房齡宮。一進門竟摔倒在地,宋瑤本坐在房內桌前手撐著打盹,被聲音驚醒,見狀立馬起身,一邊呼喊著一邊快步上前扶起李襄,“公主,公主,您別嚇我啊,這是怎麼了啊,公主!”

宋瑤扶著李襄坐到床前,李襄全程怔怔地看著宋瑤,不知覺間竟又流出眼淚,梨花帶雨惹人生憐,宋瑤趕忙從一側鏡臺上取來手帕為她擦拭,“別哭了公主,到底怎麼了啊,您這樣子青兒很擔心啊!”,宋瑤蹲著趴在李襄腿上也跟著哭訴起來。

主僕二人如此片刻之後,李襄伸出手撫摸著宋瑤鬢角,緩緩開口說道:“青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