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我是浮誇吧
?.誇張只因我很怕
?.似木頭 似石頭的話 得到注意嗎
?.其實怕被忘記 至放大來演吧
?.很不安 怎去優雅
?.世上還讚頌沉默嗎
?.不夠爆炸
?.怎麼有話題 讓我誇
?.做大娛樂家
咚!
咚!
就在副歌響起的那一剎那!
原本還稍顯安靜的演播廳頓時陷入一片譁然之中,另外兩位導師,周董先生和那美女士。也齊齊按下了透過的按鈕。
那極具感染力的旋律和歌聲彷彿一陣洶湧澎湃的海浪,以排山倒海之勢瞬間席捲了整個空間。
然而,身處舞臺中央、光芒萬丈的肖羽卻並未將旁人的反應放在心上,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忘乎所以地盡情歌唱著。
“肖羽,好厲害啊!”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喊出了這一聲讚歎,緊接著便引發瞭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的叫好聲。“太厲害了!簡直就是天王巨星!”
現場的觀眾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用力揮舞著手中的熒光棒,臉上滿是興奮與陶醉之色。
就連那些平日裡嚴肅冷靜的導師們此刻也難以保持鎮定,一個個瞪大了眼睛,滿臉驚喜地望著臺上的肖羽。
而忙碌於各個角落的工作人員們同樣被肖羽的精彩表現所震撼,他們停下手中的工作,紛紛駐足觀看,眼神中流露出對這位實力唱將的欽佩之情。
此時,肖羽的歌聲猶如一把利劍直插雲霄,那暢酣淋漓的高音部分更是如同驚雷一般在空中炸裂開來,給人帶來一種極致的情感衝擊。
每一個音符都彷彿擁有生命一般,跳動在人們的心絃之上,讓人不禁為之熱血沸騰。那一瞬間爆發出來的高音力量,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瞬間點燃了現場所有人的激情!
在後臺早已完成演唱的 17 位歌手們聽到這震撼人心的歌聲後,也都不由得驚呆了。
“我的媽呀!我渾身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好想再聽一遍啊!”
?.你 叫我做浮誇吧 加幾聲噓聲也不怕
?.我在場 有悶場的話
?.表演你看嗎 夠歇斯底里嗎
?.以眼淚淋花吧 一心只想你驚訝
?.我舊時似未存在嗎 加重注碼
?.青筋也現形 話我知 現在存在嗎
?.凝視我 別再只看天花
?.我非你杯茶 也可盡情地喝吧
?.別遺忘有人在為你聲沙
?.啊~~~~~
“呼……”隨著最後一個音符從口中飄出,肖羽緩緩地放下手中的麥克風,靜靜地凝視著頭頂上方潔白如雪的天花板,彷彿那上面正演繹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
“這就是陳奕迅演唱這首歌曲時所傳達出來的情感麼?”此時的他,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難道這也是因為那百萬精神點數的緣故嗎?”
這個念頭剛剛閃過腦海,便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思緒開始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一點點拼湊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浮誇》其原曲名為《depression》,是作曲人江志仁於2003年4月1日在倫敦聽聞張國榮死訊後創作的旋律,借這首小樣表達的是聽到張國榮去世訊息時的震撼、悲痛,“浮誇”也是一種情緒上的不解。
在該歌曲正式成為“浮誇”之前,陳奕迅有意為這首歌親自作詞,但無論如何都沒能達到自己心中理想的表達,於是便找到作詞人黃偉文。
黃偉文避開了單純聽此歌會憶起張國榮往昔的描摹,填詞更多是透過意象和情感表達出世間小人物的心理旅程 ,將詞裡的故事從悼念張國榮,變成了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 。
黃偉文為陳奕迅度身訂造的《浮誇》,描寫了歌手害怕被冷落,在一角等待被發現的故事 。
後臺。
在舞臺後方忙碌的人群中,突然傳來一聲詢問打破了原有的寧靜氛圍。
“你好,肖羽的這首歌曲能重新放一遍嗎?”說話的正是姜深南,只見他神色匆匆地帶著自己的助理,一路小跑著衝向負責後期製作的老師所在之處。
而此時,在場的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