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丸,讓大家稍稍鬆了一口氣。
沒過多久,鄧啟也緊隨其後,在群裡回覆道:“21 - 25 組的情況同樣一切正常。”這接連傳來的好訊息,無疑給所有人都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緊接著,陳英、潘美以及鄧雄也相繼在群內反饋,表示他們所管理的片區也是風平浪靜,一切安好。
此時,一直關注著群內動態的易中天看到這些彙報後,立即在群內回覆道:“你們報告的情況我已全部知曉。辛苦各位了,請你們務必繼續堅守在自己的管片區域,不得有絲毫鬆懈。我現在與吳書記、易主任三個人正在村部等候省w李書記的大駕光臨,如果期間發生任何狀況,我們定會第一時間在群內將詳細情況向大家通報。還望諸位保持通訊暢通,隨時做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
\"咀——\" 伴隨著一陣刺耳的剎車聲,兩輛中巴車停在了東北村村w會大樓前。車門緩緩開啟,李世民率先從車內走出,他身姿挺拔,氣宇軒昂,身後緊跟著一眾隨行人員。
吳法書記滿臉笑容地上前,引領著他們朝東北村二樓的會議室走去。進入會議室,只見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張桌子上還放置著精美的座籤。李世民邁步走到主位坐下,其餘人員則按照座籤的指示依次入座。沒過多久,原本寬敞的會議室便已座無虛席。
此時,整個會議室裡異常安靜,彷彿連一根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與會者們一個個正襟危坐,神情嚴肅,宛如一支訓練有素、即將奔赴戰場的精銳之師,紀律嚴明,鴉雀無聲。
就在這片靜謐之中,李世民忽然打破沉默,開口問道:“各位,人員都已經到齊了嗎?吳蜀魏書記可在這裡?”他的目光掃視全場,最終定格在一個角落裡。
被點到名的吳蜀魏連忙站起身來,他腰板挺直,聲音洪亮如鍾,回應道:“報告李書記,我——吳蜀魏在這裡!隨時聽候您的調遣!”
只見那吳蜀魏同志穩穩地站在原地,他身姿挺拔,面容嚴肅而又帶著一絲期待。這時,李世民微笑著開口道:“吳蜀魏同志能夠在此真是太好了!接下來呢,我們要開始一場十分有趣的遊戲啦!相信諸位都已經留意到擺在各自面前桌子上的那張潔白如雪的紙張了吧?那麼現在,請諸位拿起筆來,在這張白紙上寫下你們所在的工作單位以及個人的姓名哦。” 說罷,李世民環視了一圈在場眾人,眼中閃爍著興奮與好奇的光芒。
寬敞而明亮的會議室內,安靜得只能聽到一陣陣簽字筆與紙張摩擦發出的“刷——刷”聲。那聲音時而急促,時而緩慢,彷彿是一場筆尖與紙面之間的獨特交響樂演奏會。然而,沒過多久,這場音樂會便戛然而止,所有的聲音都在一瞬間全面停止了下來。
坐在首位的李世民微微抬起頭來,他那雙銳利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待確定所有人都已經按照他的要求完成書寫後,他清了清嗓子,然後開口說道:“諸位,現在,請將我今日早上從何處出發、具體何時動身以及此次調研的鄉村振興專案究竟包含哪些內容等三個方面的資訊詳細地寫於你們面前的那張潔白紙頁之上。若能準確無誤地回答正確,我定會給予重獎!”
眾人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每個人都在絞盡腦汁地琢磨著李世民書記方才所言究竟蘊含著怎樣深邃的意味。一時間,整個會議室裡鴉雀無聲,只聽見偶爾有人輕輕翻動紙張或是挪動椅子所發出的細微聲響。
經過一番內心的掙扎與猶豫後,大多數人的臉上漸漸浮現出猶豫不決的神情。最終,他們還是紛紛拿起筆,在面前的紙上寫下了那三個字——“不知道”。這簡單的三個字彷彿承載著他們心中無盡的迷茫和困惑。
然而,就在此時,有一個身影卻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這個人便是吳蜀魏,只見他緊閉雙眼,似乎正在透過自己腦海中獨有的“資訊查詢”功能,全力搜尋關於李世民書記今日狀況的一切線索。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旁人只能看到吳蜀魏額頭上微微滲出的汗珠以及他愈發凝重的表情。終於,在片刻之後,吳蜀魏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之色。只見他神情專注,先用左手小心翼翼地遮住那張潔白如雪的紙張,彷彿那是一件珍貴無比的寶物。緊接著,他的右手如同疾風驟雨一般迅速地舞動起來,將剛剛查詢到的結果源源不斷地書寫在紙上。每一筆每一劃都顯得那麼流暢自然,好似書法家正在揮毫潑墨,盡情展現著自己的技藝。
不一會兒,所有的資訊便被完整地記錄下來。隨後,他又開始對這張紙進行摺疊處理。只見他手法嫻熟,先將紙沿著長邊對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