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到吳蜀魏專注工作時的近景畫面;時而拉遠視角,將整個場景納入鏡頭之中,展現出熱鬧而有序的氛圍。不僅如此,她還會適時切換拍攝模式,既有常規的拍攝手法,也有對關鍵細節的特寫鏡頭。
當吳蜀魏終於辦理完一位村民的生存認證後,他無意間抬起頭,卻驚訝地發現潘美仍然在不停地拍攝著自己。此時的吳蜀魏只覺得渾身上下都泛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一種莫名的尷尬湧上心頭。
然而,性格開朗的他並沒有因此而生氣或者不悅,反而略帶調侃地笑著對潘美說道:“潘主任啊,您瞧瞧我這人長得既不英俊也不瀟灑,您這樣拍個沒完沒了,難道不怕浪費您寶貴的手機記憶體嗎?”說完,他還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那模樣著實讓人忍俊不禁。
“我也是沒有辦法呀!現在上級來檢查,主要是看臺賬,我們做了事情不留痕就等於沒有做。”
吳蜀魏聽到這番話後,儘管表面上不再阻攔潘美對眾人展開拍攝,但他的內心深處仍然對此種工作方式抱有極大的牴觸情緒。畢竟,無論何事都需要拍照留存痕跡,這實在讓人感到繁瑣與不便。原本憑藉一人之力就能出色完成的任務,如今非得要兩個人相互協作方可視為圓滿結束。如若不然,即便已經付諸實踐,也會被視作未曾開展,工作成果更是難以得到彰顯。
然而,站在上層部門的立場來看,這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村級自我監管策略。每當他們蒞臨村莊進行檢查時,只需瀏覽一下那些精心整理的圖片以及相關臺賬資料,便能清晰地瞭解各項工作究竟有無落實到位。如此一來,便無需再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到每一戶村民家中展開實地調研,以查驗實際的工作成效。
只是,對於眾多習慣了身處舒適且配備空調的辦公環境中的工作人員而言,這種需要親自下鄉、走進村民家門的工作安排,著實令人心生怯意。有時候,還不得不忍受部分村民家中不盡人意的衛生狀況。這般既耗時又耗力的差事,往往吃力不討好。念及此處,吳蜀魏心中的糾結稍稍得以舒緩,似乎也開始慢慢理解並接受這樣的工作模式了。
忙了將近一個上午,幾人合力終於將來村部的老人的生存認證工作完成了。看了一下時間,已經十一點五十,已經到了吃中飯的時間。村秘書歐陽修說道:“吳書記,根據村裡易書記的安排,以後就由我家負責你的就餐問題。今天中午,請你、易書記和我一起到我家吃中飯。”
“你先去,我馬上就到!”易中天搶答道。
“好的,給您添麻煩了!”吳蜀魏說完,就起身去駕駛自己摩托車,緊緊地跟在歐陽修的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