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李書記在東北村的調研(二)(1 / 3)

李世民面帶微笑,緩緩地將目光投向眾人,那眼神猶如兩道明亮的火炬,炯炯有神且充滿威嚴。他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諸位,方才我與諸君玩了這個小小的遊戲,目的無他,僅是想稍稍提升一下各位對於我此番調研工作的興致罷了,權當是給今日的行程增添一碟開胃小菜。接下來,還煩請江州市或者賢寧市的有關負責同志充當前導,引領咱們這一行人前往東北村現場,針對這裡的鄉村振興工作展開一番實地勘察吧。”

話音剛落,只見江州市 w 書記柴進以及市長鯀堆忙不迭地站起身來,他們先是相互對視一眼,隨即便匆匆呼喚起賢寧市w 書記吳法和市長梅用。柴進一臉嚴肅地問道:“關於這次現場觀摩的各項事宜,你們都準備妥當了嗎?”吳法與梅用幾乎同時應道:“一切均已就緒!具體的場景我倆此前已親臨現場多次檢視,想來應當不會出現任何差池。”聽到這番答覆,柴進那顆懸著的心總算稍微安定下來。緊接著,他動作敏捷地快步走到李世民跟前,微微躬身且恭恭敬敬地貼著李世民的耳朵說道:“李書記,懇請您移步至現場,親自為我們的工作予以指導。”

李世民不緊不慢地從座位上緩緩站起身子,他先是環顧四周,然後清了清嗓子,沉穩有力地開口道:“諸位同志們啊!咱們這就前往東北村的實地去瞧一瞧、看一看,瞭解一下咱們駐村第一書記吳蜀魏同志究竟是怎樣指導東北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的。”說罷,只見李世民邁著堅定而從容的步伐率先朝著門外走去。

跟在李世民身後的,則是黑壓壓一片將近百來號人的隊伍。這些人緊緊跟隨在李世民和賢寧市 w 書記吳法的身後,他們魚貫而出,由南往北而行,一路沿著紅江水畔那寬敞平坦的村主要幹道徐徐前進。

當眾人行至東北村村部時,眼前出現了一道陡峭的斜坡。然而,大家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腳步,而是放慢腳步小心翼翼地下坡而去。待順利透過這處陡坡後,展現在眾人面前的便是紅江水兩岸的廣袤平原地帶。

吳法抬手指向東方那片將近八畝的土地,那裡鬱鬱蔥蔥生長著一片繁茂的艾草,他興致勃勃地介紹道:“諸位請看,這片綠油油的艾草便是咱們東北村獨具特色的種植專案——船山艾!關於它呀,還有一個神秘而有趣的傳說呢。據說當年那位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豐夫子因躲避戰亂來到了咱們東北村。就在他四處尋覓安身之所時,偶然間竟發現了這種神奇無比的中草藥。這船山艾可真是了不得啊,傳聞它具有驅邪扶正之功效,而且還能包治百病呢!因此,它很快便受到了本地百姓們熱烈的歡迎和喜愛。”

說到這裡,吳法不禁流露出欽佩之色,接著又繼續講述起來:“為了將這一特色發揚光大,咱們村的d支部書記易中天同志不辭辛勞,親自深入到東北村周圍那些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之中去探尋船山艾的蹤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他成功找到了珍貴的船山艾幼苗,並小心翼翼地將它們移栽到此處。而後歷經數年堅持不懈地努力擴充套件種植規模,才得以成就如今這般壯觀的景象啊!”

李世民聽完吳法的介紹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並未多言。他那深邃而睿智的目光輕輕掃過眼前這片廣袤無垠的紅江水平原,只見那一片片整齊排列的稻田裡,嫩綠的水稻苗已然穩穩地紮根於肥沃的水田之中,放眼望去,整個小平原彷彿被一層濃郁的翠綠色地毯所覆蓋,顯得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吳法興致勃勃地伸手指向那些茁壯成長的水稻,自豪地解說道:“李書記您看,這些水稻可是咱們吳蜀魏書記親自引進並大力推廣的新型綠色食品啊!自他來到這東北村以來,就致力於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模式,積極倡導和推行這種全生態的種植方式。”

接著,吳法詳細地講述起這種水稻獨特的種植過程:“從最初的育秧階段開始,我們便嚴格遵循全生態的原則。選用優質的稻種,精心呵護每一棵幼苗的成長。待到插秧時節,更是小心翼翼地將它們移栽至規劃好的水田裡。而在後續的生長過程中,施肥環節尤為關鍵。我們所用的肥料並非市面上常見的化學肥料,而是透過收集農村中那些原本無用的廚餘垃圾以及殘枝敗葉等廢棄物,再加入適量的酵母進行密封發酵。整整歷經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得到這種高效、環保且無汙染的生物肥料。”

吳法頓了頓,臉上洋溢著欣喜之情,繼續說道:“使用這樣的肥料不僅能夠保證水稻獲得充足的養分,從而茁壯成長,而且還極大程度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更重要的是,它成功解決了農村部分垃圾難以處理的難題,實現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