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壬和魏蔻娥的感情的曲折唯有李苓和楊預謙的感情可以稍稍比之。
但兩者間又大不相同。
楊預謙出身貧寒,父母早亡,輾轉找到遠親李家,幸得李苓之父接濟,這才健康長大。李家也不算十分殷實的人家,家裡多了楊預謙這個人,李苓起初對此沒什麼感覺,可是天長日久,情分漸升。
兩人漸漸長大,李父便為兩人許了婚事。
後來流年不順,李家破敗,李苓被旁親收養,楊預謙不好同去,輾轉成為王瑒的徒弟。
楊預謙學習道法算有天賦,他也一直銘記著李家和王瑒對他的恩情。
可是這一切自從慕容雨澤的再次出現便變了,王瑒發覺慕容雨澤修煉年數不長,道法竟然不在自己師弟之下,若真跟他們一樣長久修煉下去,前途不可限量。於是自那以後,從未當過一天左堂的慕容雨澤,一直在王仙師門下被尊稱著。
楊預謙與慕容雨澤在交鋒之前只見過一次面,對此人的印象便是翩翩公子不像個道士。
後來他對慕容雨澤有嫉恨亦有畏懼,帶這樣的情緒直到慕容雨澤死後,王瑒與慕容家決裂,他師父嘴裡說得最勤的變成他,可是左堂之位始終沒落在他身上……
21歲的楊預謙也算小有成就,一別6年,他趕去找她,所幸她亦尚未嫁人。兩人成了親,感情和睦,只是總有小人從中作梗。
許多人見楊預謙所得便眼熱,公事上挑不出錯,便從私事上來。楊預謙整日裡忙著除妖,兩人縱有青梅竹馬的情分,也在他人的挑撥下,和彼此觀念不同而漸漸走散了。
十八歲的李苓嫁給楊預謙被嘲笑是老姑娘,婚後兩年未有子嗣,被說是不會下蛋的母雞,後來好容易有孕,卻難產了,幸得前來刺探訊息的鳳狐琪娘碰上,她救了李苓。
李苓十分感念鳳狐琪孃的恩情,能夠活下來,她亦決定摒棄前事,今後重獲新生,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受外界叨擾。可當她聽聞,丈夫所做之事竟是有害於恩人時,她立即勸阻他。
可惜楊預謙是不會聽的。
“你夫君今日所得,皆歸於師父,妖孽禍害蒼生,除妖乃是正道,臨陣退縮,即便我真答應你,師父亦不會答應。我於你有情,難道便對師父無情嗎?這項事業是你夫君立身之本,苓妹你怎麼不懂呢?”楊預謙耐心勸著她道。
李苓亦軟話語:“夫君,我不信恩人的親朋是殘暴之輩,師父不也常說,上蒼有好生之德,何苦趕盡殺絕?仗打了幾年打得為妻心神不寧,你便當為咱們女兒積德,少些殺戮吧。”李苓苦心勸著。
自從鳳狐琪娘救了她,並對她一番安撫後兩人便再無見過面,後來鳳狐琪娘想起怎麼一個人,用鏡子一看,這才看到另一悲劇。
李苓沒有辦法阻止楊預謙,也沒有能力幫上鳳狐琪娘,只能在屋內拜一拜,為她的恩人祈福。
這天她照常禮拜,“老天,請您庇佑我們一家外亦多多庇護我的恩人鳳狐姑娘,鳳狐琪娘您一定要平安無事啊。”她正念著,忽然楊預謙推門而入,前方戰事不順,而又聽到愛妻在做這樣的祈禱,他當即怒火中燒,將香案推倒。
他從她背後突然闖入,又推倒香案,轉身黑臉看著她問道:“你在做什麼?”
李苓著實被嚇著了:“我什麼也沒幹啊?難道你連這也不許嗎?”
搖籃裡的孩子被突來動靜嚇醒,嗚嗚大哭起來,丫鬟趕緊跑進來哄孩子。
小孩的哭聲漸漸止了,楊預謙才開口:“若被外人知道我楊預謙的妻子在為一隻妖祈禱,外人會怎麼樣看我們一家你想過沒有?”
“你不是能耐高嗎?瞞這點事都不成嗎?”李苓有些失神,她自從生產後一直心緒不佳。
楊預謙冰冷開口:“紙是包不住火的,苓妹,從今往後再不許了。”
李苓兩汪清淚留下來,默默無聲地起身回到床上,看她的女兒去了。
楊預謙不住地嘆息,心裡亦是難受極了,“老爺何必如此絕情呢?夫人生產九死一生,如今不過是靠這點念想活得開心些。”丫鬟亦過來勸道。
楊預謙並不鬆口:“連你都知道了,外人知道還需多久,他們一人一口唾沫,後果老爺不敢想……”
仗還在繼續打著,李苓的身子越發不好了,外人本就看不慣她,王家也得知她不願楊預謙久留戰場,對她沒好辭色外,還暗中使壞挑撥。李苓的身邊除了沉默無言便是嘰嘰喳喳,她並非感受不到,眼中常常掛著淚,最後抑鬱而終。
如今,楊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