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航天局的科研大樓內,一片忙碌的景象。整棟大樓的工作人員幾乎都在為葉暗傳回來的技術資料而焦頭爛額。
這些資料不僅僅是航天技術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能源領域的革命性進展。
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地解析和驗證這份價值連城的技術包。
在一間封閉的會議室內,藍星的高階能源研究員蘭妮正緊張地盯著螢幕,手指飛快地在鍵盤上敲打著。
眼前的螢幕上,逐漸呈現出一組組高度複雜的資料流,它們幾乎不符合藍星現有的理論框架。
作為能源技術領域的資深專家,蘭妮早已看到過無數高科技裝置和理論,但眼前這份技術檔案的複雜程度,甚至讓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蘭妮的眉頭緊蹙,整個會議室的氣氛也在不斷變得凝重起來。她一邊調整著資料模型,一邊快速進行計算驗證。
然而,不管她如何除錯,眼前的技術依然顯得超乎藍星目前的認知和能力範圍。
那些帶有奇異數學公式和推演過程的圖紙彷彿是在向她挑戰,她能感受到,自己的知識已經遠遠無法觸及這些科技的底線。
“主任,您看這個。”她猛地轉頭,看向站在會議室角落的專案負責人——一位沉默寡言、眼神銳利的中年男子穆斯。
她把一組資料呈現在顯示屏上,指著其中一組能量轉換效率的數值說道:“這是我們透過模擬器得出的結果,按照葉暗提供的資料,
能量轉換效率已經超過了藍星現有技術的百倍以上。如果我們按照這個理論進行開發,能源供應問題至少能得到緩解,甚至……解決。”
此時,會議室內的其他科研人員紛紛投來了期待的目光。這份來自葉暗的技術,彷彿一顆救命稻草,帶著希望降臨。
蘭妮用力嚥了口口水,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突破,它還可能是藍星幾十年來極度渴望的“能源復興之路”。
然而,在欣喜之餘,蘭妮的心頭依舊有著隱隱的不安。
“但是,我們並沒有能力立刻轉化這些技術。”她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些裝置要求的物質和能源級別遠遠超過藍星目前的製造和供應能力。我們要如何克服這一點?”
“我們可以從改造現有設施入手,逐步提升。”穆斯回答道,“這些技術不會立刻給我們帶來直接的突破,但它會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我相信,在藍星的科技水平下,哪怕是用時十年、二十年,我們也能逐步實現它。”
這個提議無疑帶給了蘭妮和在場的所有人一線希望。
雖然她心裡清楚,這條路依然漫長且艱難,但至少,這一次他們不再是空口說白話,手中真正拿到了可以依靠的資源。
就在大家為這個突破點心存期許時,藍星航天局的領導層也開始加緊部署實施計劃。
隨著蘭妮和穆斯的帶領,藍星航天局的能源部門和研究員們,終於達成了共識:雖然能源問題解決的時間尚遠,但現在,他們至少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與此同時,葉暗的技術包不僅僅改變了能源領域,航天技術的進步也得到了積極的推進。
按照葉暗提供的部分星際通訊技術,藍星的通訊裝置經過重新設計後,其跨星際通訊的穩定性得到了極大的增強。
這意味著,雖然藍星的航天計劃遠未達到主角的科技水平,但至少在未來,藍星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透過加密技術提升通訊能力。
更重要的是,利用葉暗的技術,藍星的太空電梯計劃也終於得以騰出資源進行初步建設。
藍星的各個科研部門在葉暗提供的技術支援下,紛紛加大了研發力度,航天局的工作人員們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項技術的測試與改造。
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和航天工程的結合上,逐漸呈現出一些初步成果。雖然困難重重,但每一個小進展都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
在一個普通的夜晚,藍星航天局的一名年輕工程師莉莉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出大樓,迎接她的是夜晚的繁星與呼嘯的風。
儘管她剛才還在加班,腦海中充斥著無數技術方案與工作資料,但此時,她只想好好放鬆一下,逃離那個沉重的工作環境。
“莉莉,今晚去酒吧喝一杯嗎?”她的同事傑克從樓道里走出來,手裡拿著一張厚厚的技術報告,似乎還沒有完全放下工作。“我知道你今天已經很累了,但我想我們可以聊一聊最近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