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的夜晚在沉重的陰霾中緩緩過去,當第一縷晨光穿透雲層時,城市的輪廓變得模糊而冷清。
周衡揉著酸澀的眼睛從辦公桌前站起身,整夜的研究讓他的神經緊繃,但他知道,這種疲憊已經是航天局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走廊上傳來低沉的腳步聲,許多同事一如既往地匆忙穿行,他們的神情與周衡並無二致:疲憊,卻帶著隱隱的緊張和執著。這是航天局現在的工作氛圍,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時間不多了。
“葉暗的最新資料分析出來了嗎?”周衡問身旁經過的一位同事。
“還沒有,但能源部門已經在加緊處理了。”同事邊走邊回答,“聽說這次的資料可能涉及垃圾星上的資源利用技術,但具體細節還要等總部確認。”
“資源利用技術……”周衡低聲重複,心中隱隱升起一絲期待。
周衡走進實驗室時,幾位工程師正在除錯一臺嶄新的能源裝置。
這是根據葉暗傳回的資料改造而成的第二代能源轉化裝置,其效能比第一代裝置提升了30%,足以為一個大型社群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
“這東西已經完成測試了嗎?”周衡好奇地走上前,仔細打量裝置的結構。
“剛完成,還沒投入使用,但資料反饋非常不錯。”一位工程師自豪地說道,“葉暗傳回的技術在能量分配和轉化效率上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雖然這種裝置成本還很高,但如果能規模化生產,至少能緩解一部分電力問題。”
周衡點了點頭,卻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興奮。他知道,這樣的裝置對於藍星龐大的人口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而且,更大的問題在於,藍星的資源供應鏈已經千瘡百孔,就算有技術突破,想要大範圍普及依舊困難重重。
中午休息時,航天局的一則內部報告讓周衡的心情更加沉重。
報告中提到,藍星南部的幾個城市已經進入嚴重的能源緊缺狀態,供電時間壓縮到了每天兩小時,供水也幾乎完全中斷。
部分地區因為基礎設施崩潰,已經開始出現小規模的騷亂和遷徙潮。
“南部那邊的情況越來越糟了。”坐在一旁的同事低聲說道,“聽說他們那邊的空氣清淨機都停了,現在空氣汙染嚴重到人們不得不全天戴著防護口罩。”
“這些年資源枯竭帶來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多。”周衡嘆了口氣,隨即問道,“航天局有什麼應對方案嗎?”
“總部還在開會討論,聽說可能會優先把新裝置投放到南部試點,儘量緩解當地的壓力。”
周衡點了點頭,但他的心情依然沉重。他知道,藍星的能源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技術能解決的,更涉及到整個社會的運轉模式和人們的生存方式。
下午的工作中,周衡收到了一份關於葉暗最新進展的簡報。
根據簡報內容,葉暗已經利用垃圾星上的資源修復了一部分外星科技裝置,並透過這些裝置開發出了一種新型能源模組的理論設計圖。
這份設計圖被傳回藍星後,引起了整個能源部門的震動。
儘管藍星目前還無法完全複製這些技術,但設計圖中的理念為現有的能源技術指明瞭新的方向。
“葉暗這傢伙還真是厲害。”周衡感慨道,“在那種環境下居然還能搞出這麼多東西。”
同事笑了笑,“是啊,不過我們也得加油,不然人家的成果也沒辦法轉化成實用技術。”
周衡點點頭,再次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
他知道,葉暗的努力為藍星爭取了一線生機,而他能做的,就是將這些技術儘快轉化為現實,讓藍星的人們看到真正的希望。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周衡再次走在回家的路上。街道依舊昏暗,寒風依舊刺骨,但他的心中卻多了一份堅持。
走進公寓時,他看到樓下的鄰居正用手推車拉著一塊嶄新的能源電池,那是航天局最新發布的試驗產品。
鄰居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雖然電池的供電時間很短,但對於他來說,已經是難得的奢侈品。
周衡看著這一幕,心中微微一暖。他知道,藍星的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但每一次技術突破、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將為這個星球帶來新的希望。
周衡回到家中,疲憊地靠在沙發上,腦海中還回蕩著鄰居臉上的笑容。
那一塊能源電池雖然微不足道,卻成了這個艱難時代下,普通人生活裡少有的光亮。
他開啟了智慧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