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旁邊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冷笑一聲,“我看至少領先一兩個世紀。垃圾星的科技遺產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既然如此,我們更不能放棄葉暗。”年輕的女科學家蘇婉再一次站了出來,她剛剛在會議中強烈支援救援葉暗,此刻語氣依然堅定:“葉暗不只是一個探索者,他更是我們的未來。他掌握著垃圾星的技術,我們必須全力支援他,甚至想辦法救他回來!”
“說得輕巧。”另一名年長的科學家搖了搖頭,“你知道救援需要多少資源嗎?更別提3萬光年的距離。即便我們的科技在未來幾百年內有所突破,也不可能快速完成。”
“那就等技術突破!”蘇婉倔強地說道,“總有一天,我們會有能力救他!”
“可那一天可能已經太晚了。”年長科學家的語氣冷靜但殘酷,“葉暗的處境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危險,垃圾星不僅環境惡劣,還有未知的機械生物和複雜的能量危機。他能堅持多久?”
實驗室裡一時陷入了沉默。
“我承認,他的生存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難題。”蘇婉深吸了一口氣,語氣緩和了一些,“但他傳回來的技術,正在改變我們藍星的能源研究和通訊領域。你們都知道,藍星的能源危機一直懸而未決,而他帶回的能量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希望。”
“沒錯,這些技術確實幫助我們緩解了能源問題。”年輕工程師點頭說道,“但歸根結底,這種合作能維持多久?垃圾星的資源有限,葉暗又能支援我們多久?”
“這就是我們必須盡力讓他活下去的原因。”蘇婉的目光堅定,“他是我們連線垃圾星的唯一橋樑。如果他在垃圾星出事,我們將失去一切——不只是科技,還有對外探索的機會和意義。”
【藍星航天局戰略部門】
與此同時,航天局的戰略部門也在召開一場小範圍的秘密會議。
與研究室的技術討論不同,這裡的重點更多集中在藍星的整體利益上。
“我們需要考慮現實問題。”一名西裝革履的官員低聲說道,“藍星當前的資源儲備雖然有所緩解,但依然緊張。而葉暗傳回來的技術,能夠讓我們在能源危機上贏得時間。”
“這就是我們的困境。”另一名官員接話道,“我們既想要他的技術,又無力救援他。這樣下去,總有一天他會發現我們的真實意圖。”
“這並不矛盾。”負責外交事務的主任開口了,他的語氣冷靜而嚴肅,“我們並沒有放棄救援的意圖,只是現階段技術無法支援而已。與其告訴他現實的殘酷,不如繼續維持希望,讓他相信藍星會救他。”
“可他能信多久?”有人質疑道。
“只要垃圾星的資源對我們有價值,他就會一直信。”外交主任輕輕敲了敲桌子,“別忘了,他需要我們的技術支援,這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
“話雖如此,我還是建議儘快制定一個長期計劃。”一名年長的戰略顧問說道,“如果未來我們的技術能夠突破,我們應該儘早確定是否投入資源進行救援,否則這種合作終究會有破裂的一天。”
“這確實是個問題。”總指揮官不知何時走進了會議室,他的語氣深沉,“我們不能讓他感覺被拋棄,同時也不能給他不切實際的希望。這是一場微妙的平衡,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會議在一片複雜的情緒中結束。最終,藍星航天局達成了一致:
1. 維持與葉暗的合作,繼續提供技術支援,確保垃圾星的探索持續進行。
2. 不主動透露實際距離問題,但也不完全排除未來可能的救援計劃。
3. 將垃圾星的科技遺產視為藍星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優先投入研究。
在藍星的實驗室中,科學家們繼續對葉暗傳回的技術資料進行深入研究;在戰略部門,官員們忙碌地制定著各種維護合作的外交方案。
而在這顆距離藍星3萬光年之外的垃圾星上,葉暗正耐心地等待著來自藍星的最新回覆,依舊相信救援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