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石頭縫裡,還有淡褐色的小蝦游來游去,大牛抓起就往嘴裡塞,野生的蝦子挺清甜。
偶爾會有螃蟹,橫著鉗子就跑,大牛兩手一捂,抓起來裝進竹簍子,半個小時抓了三隻大的,兩隻小的。
“給你燒來吃了,補身體。”大牛找來菜葉子,包起來,用火烤了,和小囡一起啃起螃蟹。
溪裡有螃蟹,可惜數量不多。
大牛說其實母螃蟹的繁殖很厲害,一肚子都是小崽崽,但是村裡缺食物,孩子們一有時間就來抓螃蟹解饞,也就越來越少了。
他想起自己的0.11平方公里的湖泊,還是一片清水,看看溪裡的水草,就是螃蟹和魚蝦的食物。
先養草,再養魚蝦蟹,應是這麼個道理。
水草倒是挺多,他順手撈了好多,裝進竹簍子。
大牛說這些水草也可以吃,糧食實在不夠的時候,就撈來吃了。
夜色已濃,村裡都不點燈,他和大牛躺在床上東一句西一句地閒扯。
聽到大牛的呼嚕聲,他爬起來,提起竹簍子到了後坡,開啟空間,這裡夜晚,皎潔的月亮映得土地閃著微微的光芒。
先去檢查插種的蘋果枝,貌似已經長了幾寸高。
他還不敢相信,低下頭,左看右看,真的,不但長高了一點點,有的枝條還多長了幾片葉子。
太妙了,這土質好得簡直無法用詞語表述。
走到湖泊畔,把竹簍子裡的水草倒進去,看著草在水中伸展拉長。
不知生長速度如何,不過,聊勝於無。
先觀察能否生長,如果可以,這幾天有的是機會,就可以多弄一些,反正都要下山搶糧,今年都不會在乎這些水草的營養價值。
等他提著竹簍子走出空間,大牛站在門口,傻愣愣地看著他。
“大牛。”
大年眼睜睜看著空間消失了,囁嚅著嘴問:“那是什麼地方,我進不去。”
怎麼解釋?
關鍵自己也解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