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和家人聯絡?”
“從小,太爺爺就告訴過我,要我2024年10月以後,到四九城找一個叫何雨柱的人。”蘇曉曉有點疑惑,“爸爸媽媽都覺得太爺爺腦子有問題,所以,我也沒有太在意。
只是現在太爺爺的腦子還是清醒,一直逼我動身,把家裡花瓶都砸碎了,我才打電話到大前門居委會,知道真的有一個人叫何雨柱,我才來了。”
何雨柱並不知之後的事情,猜想是送走蘇明清的時候,曾提醒過他,否則蘇明清不會把時間點把握得如此精準。
吃喝在興頭上,蘇曉曉自告奮勇地說:
“何先生,我學的是建築學,有一個設想,想把湖畔設計成宜居的小鎮。”
又來了。
他不是反對人多,而是煩不太美好的鄰居,萬一遇到南鑼鼓巷95號那類人,說有多糟糕就有多糟糕。
“其實,挑人有學問。”蘇曉曉雙眼放光,知道何雨柱是守門人,糾纏不清,韓愛蘇打了幾次岔,也沒攪和開來,反而越說越有勁:
“向著名高校的教授和學生招志願者,給一些非常有意義的活,願意來的,就是好鄰居。”
何雨柱也有了興趣,如果有一些名校教授和學生,即使是個彈丸小鎮,也會相當有人文氣息。
“比如說……”
“比如,以社群的名義,向他們發出橄欖枝,給出設計充滿人文和藝術氣息湖畔小鎮的訴求,這種沒有設計費用的活,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人,可以考慮。”
蘇曉曉說得如火如荼,韓愛蘇插了一嘴,“想要好教授和好學生,沒有必要大費周折,我直接去找導師和相好的同學。”
鴉雀無聲。
這就是美國學生和中國學生的不同。
大白鯊很想打破尷尬的氣氛,囁嚅了半天,“你們倆說得都有道理。要不,分頭行動,愛蘇去找導師,我和曉曉拿著名單定向尋找。”